微信拍一拍表达讽刺,微信拍一拍幽默留言

首页 > 生活 > 作者:YD1662024-05-03 03:29:05

微信拍一拍表达讽刺,微信拍一拍幽默留言(1)

本文来自*航通社(ID:lifeissohappy),作者:书航,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6 月 17 日下午,微信新功能“拍一拍”上线。之后的一整天,社长所在的大部分活跃的微信群里,都是彼此在拍来拍去。

这个功能在服务器端不断调整。最初只有 iOS 微信可以看到拍与被拍的记录,然后到 18 日中午,安卓版微信也可以留存拍的记录,且 PC 版微信可以看到但不能拍。

关于“拍一拍”的段子如爆炸一般不断涌现,不过也有人陷入了沉思:“拍一拍”这个功能究竟是怎么想出来的呢?它是用来干啥的呢?

社长一向是喜欢刨根问底的。为了彻底查清“拍一拍”的历史渊源,社长研究了从互联网即时通信诞生以来至今的一整段历史,结果连自己都完全没想到。

原来,这个功能的最初源头,要从 1971 年的一段英国喜剧表演说起……

1971:《拍鱼之舞》

这段表演名为《拍鱼之舞》(The Fish-slapping Dance)。

约翰·克里斯(John Cleese)和迈克尔·佩林(Michael Palin)用拿在手里的鱼拍打对方的脸——佩林有两条小鱼,克里斯有一条大鱼。

两人展开了一顿“大锤八十,小锤四十”的互拍。一边蹦跶一边用小鱼挑衅的佩林,被稳如泰山的克里斯拿大鱼狠狠拍了一下,直挺挺地跌到了河沟里。

微信拍一拍表达讽刺,微信拍一拍幽默留言(2)

这,才是真·拍一拍。

无需多余的语言,地球上任何一个地方的人,都会被这段只有 24 秒的表演逗得笑出腹肌。“地球上任何一个地方”是非常准确的——2018 年,佩林有机会访问朝鲜。当地的女导游问他是做什么的,佩林当场为她表演了《拍鱼之舞》。

克里斯和佩林所在的蒙提·派森(Monty Python)剧团是英国戏剧史中皇冠上的明珠。从 1969 年首部《蒙提·派森的飞行马戏团》至今,创始成员有的已相继离世。然而仍在世的佩林等人一致推崇《拍鱼之舞》是其表演生涯中最佳的代表作品之一。

什么是蒙提·派森的风格?就是《拍鱼之舞》这样的——将荒诞的,毫无意义的事情,用一本正经的严肃认真态度展现出来,从而不可抑制地释放出爆发力。一阵畅快的笑声过后,你也许会感受到一阵空虚来临,引发你对人生是否就像这表演一般虚无的质疑。

蒙提·派森活跃在由 BBC(英国广播公司)提供的电视舞台上,脱胎于剑桥大学传统喜剧团体脚灯社(Footlight)。几位创始成员皆为剑桥校友。

微信拍一拍表达讽刺,微信拍一拍幽默留言(3)

脚灯社擅长的素描喜剧(Sketch Comedy)又称美式小品、时事讽刺喜剧,以时事取材,用戏谑幽默的方式针砭时弊,表现对社会、政治的关怀。表演者风格夸张怪诞,在内容上无所顾忌,替人民说出了藏在肚子里的心里话。

在蒙提·派森之前,Beyond the Fringe 剧团主创同样出自脚灯社,他们带领此后的英国戏剧演员,打破了舞台不嘲讽王室和现政府的传统。而蒙提·派森乘着电视时代的东风更进一步,他们更具影响力的地方在于,不仅仅是在剧场表演,并把这种表演变成了电视拍摄,由此引发了让讽刺剧在英国更为大众化和流行化。

蒙提·派森风靡 70 年代,对后世也影响巨大。但是他们跟今天的故事有什么关系呢?这是因为一批看着蒙提·派森长大的孩子,成长为缔造国际互联网的核心力量。

1995:“糊你一脸三文鱼”

蒙提·派森的《拍鱼之舞》是如此搞笑,以至于给一些国际互联网的开拓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里面就包含 1995 年开发 IRC 客户端 mIRC 的作者们。

90 年代的网上交流方式除了电子邮件,也包括新闻组(以邮件列表形式发送消息)、Telnet(纯文本格式的 BBS 论坛)以及 IRC。前两个是异步的,就像电子邮件一样,不要求收发双方同时在线;而 IRC(Internet Relay Chat)则是需要所有人同时在线才能进行,也就是国内所称的“聊天室”。

开启 IRC 会话,需要所有与会者登录到互联网上的某个 IRC 服务器。你需要知道服务器地址,就像在地址栏输入网址一样;然后要查询房间名和进入房间。纵有诸多不便,IRC 还是迅速流行开来。马化腾等老前辈也都是 IRC 的活跃用户。

微信拍一拍表达讽刺,微信拍一拍幽默留言(4)

首页 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