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祖宗在长期生产实践中,总结出很多具有指导性的农谚,在当今还在使用,如农民常说的“稠豆子稀麦,两季不得”,就是说大豆如果种的太稠了,麦子种稀了两种作物产量不会高。这也说明了合理密植的重要性,由此话题咱们说说大豆的合理密植问题。
大豆产量的构成因素大豆产量构成因素是,毎亩的株数、每株粒数、百粒重。即产量构成因素中任何一个因素发生变化,都会引起产量的增减。理想的产量构成是三个构成因素同时增长。大豆要高产必须使产量构成因素协调发展,只满足一、两个产量构成因素,都不能取得高产。大豆品种的特性特征各不相同,因此,适宜种植密度也不同。单株叶片大、分枝多的品种,一般不适于密植,主要靠增加每株荚数来增产。紧凑型的品种,一般适于密植,以增加亩株数取得高产量。同一品种,密度在一定肥力和栽培条件下有其最佳密度范围,变化幅度不大。每荚粒数和百粒重在遗传上是比较稳定的。只有每株结荚数变化较大。因此大豆要获得高产,必须增加有效节数,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花荚脱落,才是增加产量的主要措施。
合理密植大豆要想获得高产密度必须在最佳范围内,稀了、密了都不是最佳选择。密度由多种因素决定,如株型、土壤肥力、施肥水平、地域和气候等。一般是分枝多叶片大,土壤肥沃,施肥水平高的每亩最后留苗8000~10000株。株型紧凑的品种每亩留苗1.2万株左右。
一般行株距配置有以下几种形式:行距35厘米,株距20厘米。也可设置宽窄行大行50㎝,小行35㎝,株距20㎝。也可按行距30㎝,株距15~20㎝,不管行株距如何设置,最终保证每亩留苗8000~12000株。
合理密植的措施:一是精选种子,别除秕、破、虫的籽粒,使每个种子都能出芽,保证一播全苗,奠定留足苗的基础。二是计算好播量,不能因少播而缺苗,达不到最低基本苗的要求。三是及时间苗、定苗,及时间去弱苗病苗,留大留壮苗。按品种、地力,留足基本苗。定苗是决定每亩基本苗的关键,按照设定株距去除多余苗,留足需要的株数。
总之,农谚是指导农业生产的经验之谈,要全面理解其内含,不能片面强掉某一点,如大豆稀了能高产,不能忘记在合理范围内的稀,稀是相对的,不是绝对。只有这样,才能正确运用老祖宗留下的宝贵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