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1.放大镜的镜片是透明的,且中央厚、边缘薄,能放大物体图像。
2.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片凸度有关。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但视野范围越小。
3.放大镜又叫凸透镜,近视眼镜又叫凹透镜,老花镜是放大镜。
4.一个凸透镜的放大倍数是有限的,把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能把物体放得更大。
5.组合凸透镜中上方靠近眼睛的凸透镜相当于显微镜中的目镜,位于下方靠近观察物体的凸透镜相当于显微镜中的物镜。
6.用凸透镜组合而成的显微镜叫光学显微镜。光学显微镜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一两千倍。用电子显微镜可把物体的图像放大约200万倍。
7.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安放一对光一上片一调焦一观察
8.用肉眼、放大镜、显微镜观察同一物体,图像的大小和视野(看到的范围大小)均不同。图像越大,视野越小;图像越小,视野越大。
9.在显微镜下,蝴蝶的彩色翅膀其实是由许多小鳞片组成的。在放大镜下观察,能发现不同昆虫的触角形状不同。
10.昆虫头上的触角就是它们的“鼻子”,这个鼻子”能分辨各种气味,有的比人的鼻子灵敏得多。蝇的眼睛是由许多小眼睛组成的复眼,能看到周围360*范围内的物体。
11.受昆虫启发的发明创造,人类模仿苍蝇的触角,研制出“蝇式气味分析监视仪”。根据苍蝇复眼的视觉原理,人类研制出了“蝇眼照相机”和“蝇眼雷达”,还仿制出一种“蝇眼探测系统”。蝴蝶翅膀上的鳞片会随阳光的照射方向自动变换角度,从而调节体温。科学家受蝴蝶的启发,将人造卫星的控温系统制成了对温度敏感的百叶窗样式。
12.第一个发现细胞的人是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他用显微镜观察一块软木片,发现木片上看上去像有一间间长方形的小房间,就把它们命名为细胞。
13.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的物体必须薄而透明,所以物体需要制成玻片标本,才能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它的精细结构。
14:除病毒外,绝大多数生物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15.细胞是生物体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生物的呼吸、消化、排泄、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等生命活动都是通过细胞进行的。
16.控制微生物的运动速度的方法:①在载玻片上放少量脱脂棉纤维;②用吸水纸吸走多余的水分。
17.荷兰科学家的列文虎克是世界上首次在显微镜下发现微生物的人。
18.绝大多数微生物都非常细小,只有通过显微镜等工具的帮助才能看到。而蘑菇、木耳、灵芝是生活中可以直接看到的微生物。
19.微生物既给人们带来了危害,如:伤寒、鼠疫、霍乱等传染病,食物霉变:也给人们带来了好处,如制作酸奶、甜酒、泡菜、腐乳、面包等,制作疫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