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现象背后其实是不同体系公务员的工资由谁出的问题。
通过国考进入中央机构工作的公务员,工资由中央政府承担,因此不同地区同一岗位的公务员薪资大致比较稳定。而通过省考的地方公务员,工资待遇等各方面福利水平则更看地方的经济实力,那自然大家会更愿意去经济发达的地区竞争,也就导致发达地区的省考更卷,也相对稀释了国考的“选手池子”。
此前登上热搜的山东“考公团”,则选择国考、省考我都要,甚至在不同地方考试时间不同的情况下,继续报名参加江浙沪的省考,网友锐评“山东人对编制的热爱都溢到省外了”。
对于考公人群来说,在等待考试结果的时候,再多参加几场考试确实值得考虑。
我们接下来也会针对国考和省考具体部门、职位的竞争情况展开讲讲。
国考最难进职位,录取率1/6002
先来聊聊难度更大的国考。
2023年国考共招录3.71万人,而各地税务局、银保监局监管局、海关等前十大用人单位的招录人数就占到了整个池子的九成以上。
这十大用人单位的平均竞争比略低于国考整体,但低得很不显著,也达到了67:1。
其中,今年统计局调查总队竞争最激烈,达到100:1,其次是各地气象局和各地水利委员会,竞争比例达到94:1和93:1。
招考人数最多的税务部门的竞争比例则达到70:1,也并不低,尽管招考人数近2.5万,但报考人数也超过176万,是第二大用人单位银保监局的近20倍。
不过,国考竞争的残酷更体现在热门岗位的竞争比上。
2023年国考最热职位的竞争比为6002:1,6002个人选一个人,而且这个职位的地点在青海,招录机关是国家税务总局的青海省税务局,招聘的具体职位是一级行政执法员,作为一线执法岗位,这是一个非常入门级的职位。
欠发达地区的基础岗位竞争激烈的情况,在近几年比较突出。2022年的最热门岗位,是在西藏某个邮政管理局。
这些岗位的招聘条件“三不限”(不限专业、不限学历、不限户籍)或许是近两年越来越热的重要原因。
文科相对工科适配岗位更多
有没有可能不用那么内卷呢?专业是一个比较有趣的研究维度。
我们先来看看国考中“最受欢迎”的专业,也就是有最多职位希望招录的专业。
2023年的国考中,法学、计算机、统计学、经济学、审计学、数学、新闻传播学、会计学、金融学和财政学占到了招录最人气专业的前十。
之所以是这些专业,大概在于公务员体系中政法部门和经济部门都是招人的大头,因此相关专业自然比较对口。另外这几年随着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类的相关人才需求也比较大。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被大家嫌弃的新闻传播专业也进入考公友好专业前十。甚至我们可以看到,公务员考试还是比较欢迎文科生的,除了计算机、统计学和数学,最受欢迎专业前十的7个专业都是文科类专业。
当然这些专业并非就能免于激烈竞争,可以看到,有些专业的平均竞争比并不算很低,还得具体职位具体分析。
分析各类专业涉及的职位的平均竞争比,我们发现罪犯心理测量与矫正技术、植物学、动物学、核电技术与控制工程等专业在各类领域中脱颖而出,竞争激烈程度名列前茅。
罪犯心理测量与矫正技术这一专业的竞争比达到997:1,核电技术与控制工程专业,则出现700多人竞争一个职位的现象。
唯一的解释是,尽管这些专业很小众很硬核,但由于需求比较少,全国往往只有一个职位在招,因此也导致竞争特别激烈。
我们不妨看看招考职位和人数更多的对口专业,来比较竞争程度,可能对普通人更有参考价值。
统计发现,在对应职位招考人数大于等于15人的专业里(可以理解为需求在平均水平以上的专业),竞争比较激烈的反而是工科类专业。如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海洋科学就是竞争比较激烈,平均竞争比分别达到289和283。
而文科类专业上榜的相对少,主要有社会工作学、设计学和艺术学等进入竞争比较激励的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