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保护是维护个人隐私和安全的重要保障,也是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的重要手段。只有个人信息得到充分保护,才能维护个人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什么是个人信息?个人信息是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特定自然人的各种信息;包括自然人的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证件号码、生物识别信息、住址、电话号码、电子邮箱、健康信息、行踪信息等。根据规定,构成个人信息要满足三个要件:一是具有识别性,这是核心要件。二是要有一定的载体,这是个人信息的形式要件。三是个人信息的主体只能是自然人,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不是个人信息的主体。
个人信息如何处理?个人信息处理者在处理个人信息时,核心原则是“知情”和“同意”。处理个人信息,应在事先告知且个人充分知情的前提下自愿、明确作出同意;个人随时有权撤回其同意,个人信息处理者应当提供便捷的撤回同意的方式;不得以个人不同意处理其个人信息或撤回同意为由拒绝提供产品或者服务,处理个人信息属于提供产品或者服务所必需的除外。
个人敏感信息如何处理?《个人信息保护法》将生物识别、宗教信仰、特定身份、医疗健康、金融账户、行踪轨迹等信息列为敏感个人信息。只有在具有特定的目的和充分必要性,并采取严格保护措施的情形下,方可处理敏感个人信息,并向个人告知处理的必要性以及对个人权益的影响。
未满14周岁未成年人的个人信息属于敏感个人信息个人信息保护法特别将不满十四周岁未成年人的个人信息确定为敏感个人信息予以严格保护。处理此类个人信息,应当取得未成年人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的同意,并应当制定专门的个人信息处理规则。
对“大数据*熟”“过度收集”“人脸识别”如何规定?处理个人信息应当具有明确、合理的目的,并应当与处理目的直接相关,采取对个人权益影响最小的方式。个人信息处理者利用个人信息进行自动化决策,应当保证决策的透明度和结果公平、公正,不得对个人在交易价格等交易条件上实行不合理的差别待遇。
如何保护个人信息我们应该时刻保持警惕,不轻易泄露个人信息,不随意将个人信息提供给不法分子;同时,要学会正确使用个人信息保护工具,如密码管理、隐私保护软件等;此外,还要及时更新个人信息,确保信息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发现个人信息泄露的应对方法如果发现个人信息泄露,应立即采取补救措施,如更改密码、注销账户等;同时,要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以便相关部门及时采取措施;此外,要保留相关证据,以便日后维权使用。
加强个人信息安全保护,做好自己的安全卫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