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齐格勒和纳塔的邮票。
18世纪,英国人T·汉考克发现,通过在两个转动滚筒的缝隙间反复挤压,可以降低橡胶的弹性,提高其塑性。这一时期,已经有胶管、人造革、胶鞋等用品问世,但这些产品一旦遇到高温或经太阳曝晒后,就会变软和发黏,而在低温环境中又会变硬和脆裂。这也使橡胶制品不能经久耐用。
1839年,美国人固特异偶然发现用硫黄可以使橡胶固化,并使之在较广的温度范围内仍然保持橡胶的固有弹性。这个过程后来被称为硫化。硫化过程的发现,推动了橡胶制品的迅猛发展。
多哥发行的纪念固特异开发橡胶硫化的邮票。
随着橡胶工业的迅速发展,原来一直使用的野生天然橡胶在性能和产量方面都已逐渐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19世纪中后期,人们开始在东南亚试种天然橡胶林并获得成功。20世纪20~30年代,人工栽培的天然橡胶已经逐步取代野生天然橡胶,成为天然橡胶的主要来源。现在,世界上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种植橡胶树,其中以印尼、泰国、马来西亚、越南和中国的种植面积较大且产量较高。
斯里兰卡发行的收割和晾晒橡胶的邮票。
1959年,兰州化工公司丁苯橡胶投产,这是我国生产的第一批合成橡胶。它与当时在四川长寿建成的氯丁橡胶装置同为我国合成橡胶工业开始起步的标志。至今,我国已形成以科研、生产、设计、信息和应用开发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橡胶行业发展体系,建成了一批大型骨干生产企业和科研开发基地,已能生产七大类通用合成橡胶,还能生产性能优异、用途特殊的各种特种橡胶,如硅橡胶、氟橡胶、聚硫橡胶、聚氨脂橡胶等。我国已成为合成橡胶的生产和消费大国,双双占居世界第一。
以兰州化工公司丁苯橡胶生产装置为图案的个性化邮票。
1920年,英国轮胎公司将炭黑用到以帘子布为骨架材料的汽车轮胎上,将其染成黑色,以区别于其他以帆布作为骨架材料的汽车轮胎。而这个本来只是作为产品区分的行为,却意外地使橡胶轮胎的强度与韧性大幅增强。实践证明,在天然橡胶中添加炭黑,能使其耐久性(磨耗减量)提高8~10倍。在合成橡胶中添加炭黑,能使拉伸强度增加10~50倍。炭黑对橡胶的补强作用使橡胶制品的生产如猛虎添翼,炭黑的生产和研究也随之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