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蜂蜜里面其实大多数是葡萄糖,而且浓度很高,就有一部分葡萄糖分子无规则的运动中会排列形成微小的结晶核,而且随着温度的降低,会逐渐变大形成结晶,到肉眼可见,再到整个变成结晶。蜂蜜在13-14℃时最容易结晶。
蜂蜜的这种结晶变化,很容易引起人的误解,认为这是蜂蜜中掺入了白糖导致的,其实这只是蜂蜜的自然发生的物理变化,并不是掺入白糖的结果。
蜂蜜都是要结晶的,结晶是蜂蜜的固有属性,只是有快又慢,程度不同而已。特别是百花蜜,是很容易结晶的。而像槐花蜜、枣花蜜等就不太容易结晶。
不结晶就是好的?
市场上,有一种“约定俗成”的情景,大多数顾客选购时,都会选不结晶的蜂蜜,而且市场上的蜂蜜大多也都是不结晶的,偶有结晶也呈不正常状态(沉在底部)。
对蜂蜜的加工,比如破晶核工艺,加热蒸发浓缩工艺,通过高温使晶核融化,并过滤去除,这样得到的蜂蜜是很少结晶的,但是这也导致了蜂蜜营养成分的大量损失。还有些不良厂家在蜂蜜中直接掺入麦芽糖浆,使蜂蜜永久不结晶!
所以,不结晶,不一定是好事!
结晶的蜂蜜如何融化?
把结晶蜂蜜的瓶子一起在40~50度之间的热水中浸泡,注意温度必须低于50摄氏度,以免一些敏感的酶、和维生素等损失。
版权声明:图文无关,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