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遇到竞争的时候,很多人都会想到降价,这是最简单的,也是最直接的。
可是降价并不能解决所有事情,反而有可能会让别人觉得廉价。比如说,在国内的一些高端饭局上,如果你喝的是大街上随处可见的酒,那这真的不能称之为高端饭局。贵州茅台是最低标准,高的甚至可能拿出一支82年拉菲喝一下。
咦?很奇怪,为什么82年的拉菲成为了某种身份的象征了呢?
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案例,当低端葡萄酒公司都在拼低价的时候,高端葡萄酒却是越卖越贵,甚至有钱都买不到,至少是买不到真品。
这背后到底有什么逻辑呢?
第一,拉菲是世界十大酒庄之一。拉菲酒庄是由法国当时一名叫做拉菲的贵族在1354年创园,距今已有将近700年的历史。由于拉菲本身的地位关系,酒庄生产的葡萄酒很快就在法国贵族圈获得名气。
本身拉菲就已经很有名气,法国酒业巨头希刚公爵在1675年买下了拉菲酒庄。为什么说希刚公爵是酒业巨头,因为他同时拥有拉图、武当王和凯龙世家等历史名庄,法国国王路易十四曾认为这位希刚公爵是法国最有钱的一个人。
又过了将近200年,拉菲酒庄转到了詹姆士·罗斯柴尔德爵士手中,售价高达440万法郎。
至于罗斯柴尔德家族,那就更不必多说,因为他可能是全球最有钱的一个家族,就连福布斯都搞不清楚他们家到底有多少钱。
第二,1982年是一个具有争议的年份。拉菲酒庄的葡萄酒口感最主要因为就取决于当年的天气怎样,如果天气较好,那么葡萄酒品质就会相对较好;如果天气不好,常年阴雨,那么当年的葡萄酒不但产量低,口感也会相对一般。
1982年,法国波尔多地区光照非常充足,甚至有点过多,导致葡萄早熟。如果酿酒师将这种葡萄用来酿造可能会导致葡萄酒品质一般,而且储存年限很短。
换句话说,在绝大多数品酒师的眼中,1982年是拉菲史上很一般的一年。
就在此时,一位名不见经传的独立品酒师罗伯特·帕克在自己创办的The Wine Advocate上表示,1982年将是波尔多红酒的“世纪之年”,而且拉菲葡萄酒的口感打分为满分,建议大家手上有多少钱就买多少钱的拉菲期货。
由于罗伯特·帕克与大多数品酒师唱反调,他也引起了人们的注意。更为重要的是很多投资葡萄酒的人也听从了他的建议,以至于拉菲期货暴涨。
那些赚到钱的投资商自然一个比一个开心,也就助推了罗伯特·帕克知名度的提高。随后越来越多的品酒师也就认同了他的观点。
第三,罗伯特·帕克成功出圈。如果说罗伯特·帕克一战成名并不为过,不过他还是极有实力的。曾有有一家电视台邀请他进行了一起盲测,盲测对象都是罗伯特·帕克打过分的酒。
在不知道红酒品牌和年份的情况下,罗伯特·帕克再一次打出的分上下不差2分(百分制),其中就有一款82年的拉菲。
神奇的是,罗伯特·帕克盲测阶段依然给这款酒打出了满分的评分。
就这样,凭借着这款绝技,罗伯特·帕克成为了葡萄酒领域的权威。《纽约时报》曾经这样评价罗伯特·帕克“帕克一品酒,酒庄就发抖”。
只要是罗伯特·帕克评分在90分以上的葡萄酒,这就是顶级葡萄酒。而他给出的评分也直接决定了葡萄酒的销量和价格。
截止目前,82年拉菲是他唯一评价为100分的葡萄酒。
第四,国内影视烘托。80年代后期,港商叶福章在香港成立了贸易公司,有幸买到了几百箱低价甩卖的82年拉菲。这也是82年拉菲开始大批量流向香港市场的开始。
90年代也恰恰是香港电影的黄金年代,它们对大陆的影响很深。此时,大量的电影或者电视剧中开始出现82年拉菲的“安利”片段。
其中,周润发在《赌神》中的台词就是“来一瓶82年的拉菲”;《古惑仔》中秦沛扮演的马来西亚总督更是嚣张,直接让服务员拿几只82年拉菲;不过以上这还不算嚣张,最牛的要数《放逐》中的林家栋,他直接表示82年拉菲只是给他漱口用的。
我们真的无法忽略电影对于普通大众对于82年拉菲的认知,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第五,产量有限,越喝越少。拉菲酒庄每年的产量大约是20万瓶左右,82年也同样如此。由于产量固定,而且82年拉菲的数量越来越少,物以稀为贵的道理谁都懂,最终也就造就了82年拉菲的价格越来越贵。
由于拉菲每年的产量相对固定,国内市场上大多数流行的拉菲都是假货,有的是用的拉菲的空瓶子,有的直接是高仿。
综上所述,82年拉菲的成功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出身名门、贵族圈层、年份争议、权威背书、故事传播、越来越少。
在此我并不是只是想告诉大家,82年拉菲为什么这么贵,而是希望它能给我们的产品带来一定的启发,做出真正的奢侈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