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鸡汤文的风评每况日下。
如果有人在朋友圈、空间、微博上发一些心灵鸡汤,就会招来一堆人评说,处处都是嘲讽之意。
为什么人们越来越反感鸡汤?
有人说,现在的鸡汤文就像瘟疫般蔓延,越来越多的公众号在推送同样一篇文章。只消看一眼标题,就嫌弃地在屏幕上划开老远。
也有人批判,鸡汤文就像垃圾食品,满足口腹之欲却毫无营养。
很多都是讲一个激动人心的故事,然后告诉我们: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它给我们吃下了定心丸,却没有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做,问题该发作的时候还是会发作。
电影《后会无期》的海报标语写道:我们听过无数的道理,却仍旧过不好这一生。
渐渐地,人们开始反感那些有些华丽包装,却无法告诉自己如何去做的道理。
甚至很多人宁肯饮下一碗毒鸡汤,因为它至少真实地说出了自己的心声。
毒鸡汤好比真小人,而心灵鸡汤像是伪君子。
家庭里的“鸡汤式”说教
鸡汤大多是说教的,而我们内心对于说教是反感的,就像叛逆期的孩子一样。
我忽然想到,平时教育孩子经常讲不通道理,是不是也是这个原因?
因为对于孩子而言,父母的很多说教也像是心灵鸡汤。
很多孩子从小到大,父母总是这样给他们打气:“你要好好学习,长大后才会有出息,才不会像我们这么辛苦。”
可是,在孩子心中,怎么才是有出息?当大官?赚大钱?还是让父母高兴?
孩子依旧在困惑,自己到底为了什么而学习。
说教和教育之间的差距大概就在于此。
孩子怎么才会听进去你说的话?
教育是不排斥说教的,教育孩子,“说”是一种重要方式。但是要想让孩子接受说教,必须做到:
说得有理。道理正确,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符合孩子实际。说得有力。话语不能干巴巴、枯燥乏味,要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生动、形象,有实际例证。说得精要,不啰唆。重要的内容可以重复,但不能啰唆。说得适时。不能盲目地有机会就说,应该选择合适的时机。孩子最烦家长天天说,不分场合见面就说。
相比“言教”,“身教”才是上策
有一句俗语说得特别好:“孩子是家长的影子。”
孩子是家庭中的一员,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身教就是以自己的言行教育影响孩子,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比如,要求孩子好好学习,家长在求知方面就应有积极的表现。
如果你光要求孩子,自己不读书,不看报,不学习新的知识和技术,孩子的学习劲头儿就不会足。
要求孩子有好的生活习惯,家长就应该严格要求自己,按时起居,整理床铺,打扫房间,讲究卫生。
有了身教的基础,再加上有理、有力、有节的说教,家庭教育一定不会再是鸡汤味了。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