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祖宗的经验之谈
我们的祖先对于天气变化总结出许多独到的见解。正如文中所提到的,《月令广义》记载“芒种后逢丙入梅,小暑后逢未出梅“。根据这一农谚,每年芒种节气后首个丙日便是入梅之期,小暑后首个未日则为出梅时节。
今年入梅之日正逢六十年不遇的端午节后,可谓别具意义。老祖宗也有两句相传的谚语,分别代表了晴雨两种天气的寓意:
“入梅雨打头,72天无干土“
如果入梅之日遇上强降雨,那预示着接下来将有72天的阴雨连绵。虽然雨水充沛有利于农事,却也容易引发局地的水患和涝灾。
“日照入梅日,河床干露底“
入梅日晴空万里,则意味着接下来可能是个“空梅“季节。空梅即是指雨水稀缺,河床干涸,导致干旱加剧。
可见,无论是晴天或下雨,两种极端的情况都不太理想。那么,什么样的天气状况才是最佳的呢?
梅雨季节,适度的降雨是理想的天气状况。既不会造成干旱,也避免了水患。适中的降雨量加上适宜的温度,能够为农作物生长创造良好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