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下午,由广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主办的“终端处理设施研学活动”举行。活动邀请广州大学环境学院学生走进福山循环经济产业园,了解垃圾分类后生化处理和焚烧处理两种不同的处理方式。近年来,广州共打造6个生态环境科普教育基地,推动垃圾分类文明理念深入人心。
广州大学环境专业学子走进福山循环经济产业园。
受邀的广州大学环境学院学生们首先走进福山循环经济产业园内的广州东部固体资源再生中心生物质综合处理厂二期项目。据悉,该项目处理规模为1380吨/日,其中餐饮垃圾1200吨/日,动物固废60吨/日,废弃食用油脂120吨/日。其中,餐饮垃圾处理主要采用“预处理+厌氧消化”处理技术,针对餐饮垃圾、动物固废的不同组分及特性,按照各自技术规范要求进行达标预处理后,用各预处理系统得到的高浓度有机浆料联合厌氧产沼气,实现对城市生物质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有效利用。
“第一次看到那么多的垃圾呈现在面前,印象太深刻了。这次参观也让我们直观地感受到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广州大学环境学院大三学生阿力皮热表示,自己今后除了继续做好垃圾分类,还会积极宣传垃圾分类的重要意义。回校以后好好学习专业知识,为自己未来从事环境专业的工作夯实基础。
推动垃圾分类文明理念深入人心,深化宣传引导是关键。近年来,广州打造了6个生态环境科普教育基地。其中,福山循环经济产业园位于广州市黄埔区福山村,先后获评国家3A级旅游景区,是国内第一家以固体废弃物处理为主题的旅游景区。有意前往6个生态环境科普教育基地参观的市民,可以关注“广州环保投资集团”微信公众号,提前2-3个工作日进行预约。
今年下半年,遍布在广州各区的62个垃圾分类宣教馆已全部面向市民开放,市民可以通过“垃圾分类羊城通”宣教馆地图查询附近的垃圾分类宣教馆、环保教育基地,查看开放和预约电话信息,了解开放时间和最新情况,按指引前往宣教馆和教育基地。
南都广州新闻部出品
采写:南都记者 李竹 通讯员 成广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