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到这了,李鸿章并没有自满,而是眼光放得更长远。他知道,要办稍微大一点的工厂必须得到总理衙门的同意和支持。但当时的清朝向来视西方的先进技术为”奇技淫巧”,尤其是一些守旧势力,官僚士大夫。为了让这些人闭嘴,李鸿章把目光又投到了朝中重量级人物——奕、陈廷经身上。步步为营,局局可控,正是在他统筹全局和高屋建瓴的眼界支持下,最终以一己之力撬动整个朝廷向前进步。
老话说,“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没有大格局、大远见,就只能是井底之蛙,呆望着一口井的天空,自满自足,停滞不前。根据这句俗语,我们也能发现其中奥妙所在,“人+山=仙”,“人+谷=俗”,人啊,只有越过一个个谷堆,跨过一座座高山,才能越走越高,越飞越远。正如曾国藩所说,谋大事者,首重格局。
冯仑曾说,“伟大都是熬出来的。”为什么要用“熬”这个字呢?现在想来,再贴切不过了。从小世界走向大世界的过程,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这当中要经历“常人不理解”“他人会为难”“朋友不支持”等潜在制约。面对非议,不需要过度在意,只要对自己负责就好。
,真正有大格局的人,向来都是眼界高远、心随舞动,不被小事缠身,不被小言扰心。人生,布好局了,再落子才无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