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纵容家庭暴力,会走向一个巨大的悲剧
上面说了,暴力是个循环,而不是一次暴力就会终止。只要走到了道歉原谅期,下一步,必然又是愤怒积累期。而且,这个愤怒积累期,会越来越短。暴力殴打也会在频率和程度上越来越严重。
道歉这一步,或许前面几次还认真道歉,后面,连道歉都懒得说了。
最终,家庭暴力呈现周而复始的螺旋上升模式。
为什么暴力循环会产生呢?
这指向了婚姻内部的权力斗争。
人人都是向往权力的,这是人性中的渴望。而权力,建立在对其他人和资源的支配权上。
当家庭暴力产生而我们没有进行阻止的时候,相当于告诉对方:
暴力是被允许的,暴力是能够解决问题的。
运用暴力,可以解决夫妻间观点不一致的问题。
可以让对方按照我们的只会去做。
还有什么,比这更吸引人呢?
于是,这就像是鸦片一样,让施暴者乐此不疲,周而复始,循环使用。
每经历一次暴力周期的循环,被家暴者都会发现其处境更加孤立、 被动、无助和危险,从而深陷其中,无法抽身。
这就是,习得性无助。
而习得性无助在家暴的家庭中非常常见。
上面案例一和案例二中的姐妹,无疑都已经在习得性无助的边缘。
她们内心的恐惧,随着丈夫一次次的怒火,越来越深,越来越无法战胜。
习得性无助,是一种心理状态的瘫痪。
长期处于家庭暴力之下的妻子会像“遭受电击后的小狗”一样,她们在持续的、高强度的家暴下,心理逐渐发生变化,由最初的试图反抗到随后的无奈承受,直至最终形成心理瘫痪的状态。
被家暴者的反抗行为会随着暴力的持续逐渐趋弱、直至最终消失,她们不再相信自身行为会存在某个可预测的结果。
【[美]波拉-F.曼格姆:《受虐妇女综合症证据的重新概念化:检控机关对有关暴力的专家证词的利用》,黄列译,载《环球法 律评论》2003 年底 2 期,第 140 页。】
而这样的家庭,只会走向一个结局:要么你死,要么我亡。
是的,就算被家暴者持续忍耐下去,这个恶性循环如果一直继续,而被家暴者始终没有任何反抗意识的话,家暴者最终会把被家暴者*死。
甚至于有的很多女性中间逃离了家暴者,离婚了,或者分手了,依然要遭受数年的分手暴力和纠缠。
而另一个解决方法,就是被家暴者把家暴者给*死了。
是的,你没看错,中国解放以来,家暴家庭内的妻子*夫案并不少见。
她们最终认为自己已经无路可走,她肯定要被丈夫打死了,于是她们选择了在丈夫熟睡的时候*死他。
不过,中国近年来的受虐妇女*夫案的量刑呈减轻趋势,深入研究以后会发现,正是因为“受虐妇女综合症”中的习得性无助和暴力循环,越来越引起法律界的重视。
让人们知道,被家暴者在最后的时刻,心理已经瘫痪,不能用正常的角度去思考她们的行为。
瞧,假如我们任由家暴发展,最终是个谁都不愿意看见的悲剧,对吗?
别让暴力循环成真,别再让悲剧重演!
03 遭遇家庭暴力,思姐带你四步走,最大化保护自己的利益
遭遇家庭暴力,只有离婚一种选择吗?也不一定。
被施暴的妻子离不了婚的原因,我们上面已经说了。
那么如果我们确实暂时离不了婚,或者离婚会带来人身安全危机,我们还有第三种选择:
不离婚,也不原谅。
虽然所有人都在叫嚣着打一次就离婚,但在实际生活中,第一次家暴,就下重手的其实不多。
任何人实施暴行,都有一个试探的过程,这是基于人性的。
因为施暴者自己也不知道对方会不会反击,会不会遭到反抗。
所以,第一次动手,往往是题主这种情况,一个巴掌,或者推了一下。
甚至于很多人是从语言暴力开始试探。
这也就是什么很多姐妹会来问我,思姐,他只是掐了我的脖子,算家暴吗?我好害怕发展下去。
如果说因为一个巴掌,推了一下,掐一下脖子,就离婚,这对于很多姐妹,其实内心是接受不了的。
报警算不上轻伤,不反击又感觉受辱,可为此离婚,着实犯不上,弊大于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