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至五月,在贵州施秉西南部的牛大场镇里,天还未亮就能听到嗡嗡的引擎声,一辆接一辆的机车驶过街道,奔向远方。当地的太子参种植户潘先生告诉笔者,“这些车里基本都是太子参的种植户,由于太子参第一年种植后,如果在同一块地上连续种植产量会大幅下降,很多种植户不得不在外地重新开发土地种植。”
施秉太子参示范基地
据了解,作为我国三大中药材重点产区之一,施秉县被誉为“中国太子参之乡”, 全县最早种植太子参的牛大场镇,目前种植面积达6.04万亩,产值达3.2亿元,近乎占据全国太子参产业的半壁江山。然而太子参连作导致产量*,病虫害频发的问题也深深困扰着牛大场的太子参种植户。据潘先生介绍,在新开发的土壤上种植太子参第一年亩产量在1000斤左右,之后连续种植产量恐怕只能达到500~600斤/亩。
一般情况下,太子参与玉米等粮食作物进行轮作可以有效避免连作问题。但是由于玉米等粮食作物的种植效益比较低,很多没有条件开发新土壤的太子参种植户仍然坚持连作,因为即便太子参亩产只有500斤,其种植效益也相当可观。那是否有办法提高太子参连作的产量,进一步保证太子参的种植效益呢?
李建华种植的太子参长势旺盛
经多方咨询,笔者找到了牛大场的太子参种植达人李建华。据了解,李建华种植太子参接近20年,他种植的太子参不仅平均亩产量比其他人高出200斤左右,而且售卖价格也高出不少,并且每年都供不应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