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所有物体一样,建筑也是有使用年限的。从目前国家城镇化脚步和建筑质量来说,一般房子也就只有25-30年的平均寿命。这个数字远远小于日本(50年)和美国(74年);其次,在中国心中房子和很多人生阶段是紧密关联的,比方说结婚、二胎三胎、孩子上学、养老等多种因素,都是换房的动因。所以,从实际来说,很多人并不会真正等到70年产权到期。
就算是房子到期可以续,那么房屋所带来的生活可以续上嘛?老旧的房子可能面临的是管道老化,电线老化等各种各样的问题,在设计标准为50年的市场大环境下,后面20年房子出现问题又该如何解决呢?
老旧小区改造和产权问题如何处理?目前,我们国家正在推动20多万小区的“旧改”之路,涉及外观、线路、设施等方面多管齐下,确保居住在老旧小区里面的居民拥有更好的生活和居住环境。
可以肯定的是,在旧改风潮下,产权的认定问题让不少此前试图以“增加”面积的方式,获取更大的赔偿的行为,变成了吃力不讨好的事情。这些,对于城市和房地产市场有序发展,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此外,配合“旧改”同步执行的是土地管理收紧政策,避免此前开放商为了扩大规模盲目拿地,进而造成资源浪费的情况。从这些策略来说,开放商想要拿地的难度比之前上了一个台阶,这对于国家进一步优化房地产市场是又积极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