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补充历法,用于指导农业生产活动,反映季节更替和气候变化。它是根据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位置(黄道)和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来划分的,每一节气大约间隔15天,全年共分为24个节气,既体现了古人对天文、气象的深刻观察,也融合了农耕文化的智慧。
以下是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及其简要含义,按时间顺序排列:
1. 立春:春季的开始,标志着万物复苏。
2. 雨水:此时降雨开始增多,有利于春播。
3. 惊蛰:天气转暖,冬眠动物惊醒,春雷始鸣。
4. 春分:春季中间点,昼夜几乎等长。
5. 清明:天气清澈明朗,适宜踏青扫墓。
6. 谷雨:雨量增多,利于谷物生长。
7. 立夏:夏季开始,气温明显升高。
8. 小满:农作物开始灌浆,但未完全成熟。
9. 芒种:作物进入繁忙播种期,麦类开始成熟。
10. 夏至:夏季最长的一天,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11. 小暑:天气开始炎热,但未达到最热。
12. 大暑: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13. 立秋:秋季开始,但炎热依旧。
14. 处暑:炎热离开,气温逐渐下降。
15. 白露:夜间温度降低,地面草木可见露水。
16. 秋分:秋季中间点,昼夜再次等长。
17. 寒露:气温更低,露水更凉,开始有寒意。
18. 霜降:空气湿度大,地面出现白霜。
19. 立冬:冬季开始,气温下降。
20. 小雪:开始降雪,但雪量不大。
21. 大雪:降雪增多,范围扩大。
22. 冬至:冬季最长的一天,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23. 小寒:进入严寒期,但未达最冷。
24. 大寒:一年中最寒冷的时期。
这二十四节气不仅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也被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饮食保健、民俗活动等多个方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于2016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