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农民真的没有退休制度。大家都希望给农民建立起退休制度,让农民拿上一份退休金。但是,人们反对的是“农民不缴费,直接纳入到职工养老保险中,享受跟城镇职工退休老人一样的退休金”。
退休制度的由来城镇职工的退休老人领取的退休金,推出源自于1951年《劳动保险条例》建立的退休制度,当时还叫做“退职养老”制度。我国建国初,城镇居民只有10%,能够经常当工人,是相当了不起的事情了。当时由于计划经济时代,国家经济条件有限,创造的岗位有限。但是,国家确实为工人们建立了相当不错的退休制度,可以领到退休前工资的一定比例。
1957年,国家通过制定《关于工人、职员退休处理的暂行规定》和《关于工人、职员退职处理的暂行规定》两个制度,代替了过去的退职养老制度。当时纳入劳动保险制度的单位,需要有单位缴纳劳动保险基金。如果没有纳入劳动保险制度,用人单位要承担相应的养老责任,如果是机关事业单位退休职工,一般有所在县的民政机构列出预算从财政申请退休金。
退休制度的发展1969年,财政部要求国营企业停止计提劳动保险基金。由于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完成,当时的企业主体基本上都剩了国有企业,所以,也标志着劳动保险制度的终止。
1978年,国务院再次制定了《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和《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对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的退休制度进行规范。工人,属于企业单位的,由企业行政列支退休费、退职生活费,党政机关、群众团体、事业单位由退休退职工人居住地方的县级民政部门另列预算支付。
养老保险的建立1986年10月,国家在国营企业实施劳动合同制,国家明确对实施劳动合同制的工人开始签订劳动合同、缴纳退休养老基金。经历了5年的时间,1991年国家推动企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要求所有企业开始缴纳养老保险,退休领取养老金。
1995年到1997年,国家又推动养老保险制度的统账结合养老金计算模式。2005年,国家进一步完善了企业养老保险制度,建立了全国统一的养老金计算的新公式,以及养老金调整的正常增长机制。目前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平均约3000元左右,但是缴费年限较短的人群,养老金也只能领到八九百元。
2014年10月,国家实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让机关事业单位职工纳入到了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中,计算公式跟企业完全一致,也就是养老保险制度的并轨。
关于农民的养老保险制度其实,可以从上面城镇职工退休制度的建立、发展和变为养老保险制度来看,农民并没有建立相应的退休制度。
国家通过土地改革,将土地的承包权无偿交给农民使用,作为一种生产资料,理论上应当跟企业的机器一样,可以创造生产价值。不过,由于土地面积小、生产效率低,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种地只能勉强吃饱而已,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外出打工了。2019年,我国有农民工人数29077万人。
为了解决农民的养老问题,国家2009年实践了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通过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国家补贴的方式为农民建立养老保险。不过,绝大多数农民都不愿意较高基数缴费,因此主要是拿国家补贴的基础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国家设立最低标准。2009年到2014年,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是55元每月;2015年到2017年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是70元每月;2018年到2019年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是88元每月;国家今年已经明确2020年将会继续调整基础养老金,预计能调整到100元以上。地方政府也可以进行额外的补贴,农民到手的基础养老金一般都在100~200元之间,经济越发达的地区养老金越高,南京市450元,无锡市500元,北京市800元,上海市高达1100元每月。
新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对于实施以前已经年满60岁的农村老人可以不用缴费,直接领取基础养老金待遇,这算是一种视同缴费的制度吧。缴费档次从100元到几千元不等,缴费15年就可以退休,如果退休时缴费不足15年,可以一次性补齐15年。一般一年100元,几乎所有群体都能够承担得起。对于低保户等特殊群体国家为其代缴个人部分。
根据《2019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截至2019年底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离退休人员12310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领取人数为16032万人。国家对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领取人员用词也不是“退休”,而是“待遇领取”。
所以,未来退休制度可能会慢慢淡化,我们缴纳养老保险,最后是符合条件待遇领取。
综上所述,职工养老保险和农民养老保险是有很大的不同的,不可能混淆到一起视同缴费,尤其是对于一些已经参保缴费职工的不公平。我国现在城镇化率已经达到了60%以上,
随着时间的发展,会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纳入到职工养老保险制度中。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城乡居民的养老保险待遇也会不断提高,最终实现平稳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