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峁古城复原图
真知堂说上古史:
炎黄大战之后,神农氏一族失去了天下共主的位置。黄帝姬轩辕,帝颛顼高阳氏,帝喾高辛氏,帝尧陶唐氏,帝舜有虞氏相继在位。后禅位于帝禹夏后氏,禹死后帝位由子启继承,开启家天下夏朝模式。
《竹书纪年》记载,黄帝 在位大约公元前2500-2400年间,帝颛顼在位大约公元前2400-2322年间,则石峁遗址应当始建于帝颛顼时期,也就是黄朝第二任帝王时期。
我们注意到一个史实,就是颛顼是黄帝的孙子,而帝喾是颛顼的侄子,帝尧是帝喾的儿子。而后世崇拜的五方天帝,除了少昊以外,剩余四位都曾经是名副其实的帝王。
那么这个少昊是谁呢?他为什么没有称帝却被后人尊为五方天帝之一,位列北方天帝颛顼之上,中央天帝黄帝之下呢?
真知堂说上古史:
少昊金天氏,《竹书纪年》说 少昊氏。。。或曰名清,不居帝位,帅鸟师,居西方,以鸟纪官。
《史记》中没有少昊。但《大戴礼记》记载:“黄帝产元嚣,元嚣产蟜极,蟜极产高辛,是为帝喾。”《史记》记载:“”黄帝生二子,其一曰玄嚣,是为青阳”,古代元,玄不分,元嚣和玄嚣当为一人。
少昊是不是就是玄嚣(元嚣)呢,《竹书纪年》没有说,但它说少昊或名清,没有称帝,而玄嚣又名青阳,清即青阳,少昊就是玄嚣古已有定论。在《竹书纪年》里,少昊位列黄帝之下,颛顼之上。为颛顼之前有实权之主当为可信。
“帝喾高辛氏生而骈齿,有圣德,初封辛侯,代高阳氏王天下。”帝喾肯定不是颛顼的儿子,这应该是对的。
石峁遗址
真知堂说上古史:
我们来看其他史料,春秋史书《左氏·昭公十七年》:“郯子曰:“吾祖也,我知之……我高祖少皞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凤鸟氏,历正也;玄鸟氏,司分者也;。。。”
郯国是我国古代一个小国,在今山东省 临沂 市郯城一带。西周初年周王封少昊后裔于炎城, 春秋前后,国名多加"邑"字,炎国乃演化为郯国。它就是少昊(皞)后裔之国。今天很多史学家说少昊为东夷首领,山东人,就是因为这个缘故。
但孙子活动在山东,不能说爷爷也就是山东人。少昊之祭祀在山东临沂得到延续,但不能说明少昊就是东夷人。
山东祭祀少昊,乃是因为少昊的后人被封于山东,少昊并不是东夷首领!(郯国的先祖是帝喾之子挚,在帝尧之前短暂在位九年,乃是少昊金天氏之重孙)。他在位九年禅位于弟弟尧,可见少昊以鸟为官,在颛顼之时(颛顼即位时少昊仍在世)。少昊居于西方,名清(青阳),又称玄嚣或元嚣,以鸟为官则对应无疑了。
石峁城墙里出土的龙山文化玉器
真知堂说上古史:
少昊金天氏,尊称,因上古帝王太昊伏羲氏极受尊崇,所以当时的人以昊之名而尊称他,区别于太昊神农氏,故称少昊。金天氏,天即指昊天,也就是上天,西方为金,东方为木,金天氏对应就是在西方称帝的意思!本姓姬,名为玄嚣,又名清或青阳。黄帝时迁居江水为诸侯,后来黄帝崩,他没有即位,而是让弟弟昌意的儿子颛顼继承帝位,其孙帝喾被颛顼封为辛侯,颛顼崩而继承帝位号高辛氏。
姬玄嚣被黄帝下放自己去开疆辟土,其势力范围极有可能已到了陕北榆林,4300年前的榆林毛乌素沙地还是一片沃土,今天秃尾河(圜河)流域3400平方公里土地还是不涝不旱之地,他的后人于是在公元前2300年开始建筑石峁城,城主的极有可能就是辛侯,也就是后来的帝喾!
石峁城或许就是辛侯的都城!史料对帝喾如何接替颛顼为帝没有任何记载,笔者看来,依托河套地区肥沃的土地所产的粮食和石峁石城所建筑的强大武力,辛侯喾在祖父玄嚣来到榆林100多年后,成功的站住了脚跟,北抗氐羌,南下问鼎,继颛顼之后取得帝王之位极有可能就是史前那段遗失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