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家孩子童童,男孩,3岁,爷爷奶奶整天追着喂饭,到吃饭时间,童童总找各种理由不在餐桌上吃饭,一会儿拿个玩具玩,一会儿骑小三轮车,喂孩子吃饭全家轮番上阵。到送幼儿园的年龄,朋友担心童童到幼儿园,不能安静地坐下来自己吃饭,准备给童童立规矩,改掉追着喂饭的毛病,让他自己吃饭。
结果,朋友都快被童童气疯,每天默念,孩子是亲生的。朋友要求童童,到吃饭时间,必须来餐桌上,坐在自己的座位,停止一切活动,安静吃饭;即使不吃,也要安静的坐着,看大家吃。
一个散漫惯了,又活泼好动的3岁小男孩儿,怎么会就此安静下来,朋友越是强制规定童童做,童童反抗越厉害,大哭大闹,爷爷奶奶哪里受得了,瞬间妥协。朋友很火大,坚持说规矩就是规矩,不能破例。
让孩子自己吃饭,不应该是从小培养的习惯吗?怎么连吃饭都要立规矩?做家长的能分清习惯和规矩吗?
小事养习惯,大事立规矩
1、习惯培养好孩子
宝宝从一出生,爸爸妈妈就开始培养孩子的各种习惯,吃喝拉撒睡,宝宝都要去适应、去习惯,比如,吃母乳还是吃配方奶粉、用尿布还是尿不湿、晚上醒几次、要不要吃夜奶,这些都是做家长的,要培养孩子的习惯。去给一个刚出生的婴儿立规矩,每天要吃几次奶,几点排便,这就太滑稽,会让人笑掉大牙的。
孩子再大一些,要培养孩子懂礼貌的好习惯,教孩子正确的礼貌用语,你好,谢谢;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习惯,比如吃饭这个件事,从孩子开始添加辅食,给孩子准备婴儿餐椅,配专用的勺子、碗,让孩子从小就养成自己吃饭的习惯。
好孩子,是家长从点点滴滴的好习惯中慢慢培养起来的,家长喊着要立规矩的时候,那说明孩子已经往熊孩子的方向发展,需要靠规矩才能管教好。
2、规矩管教熊孩子
当孩子在幼儿园出现骂人、打人、咬人这样的霸凌行为,当孩子开始频繁的说谎,或者总是不经其他小朋友同意,就把玩具拿回家的“小偷行为”时,这才是家长要给孩子立规矩的时候。
坏习惯害的是孩子自己,那么熊孩子的“熊行为”危害的就是他人,不加以管教制止,不树立相应的规矩,后果不堪设想。
变化的习惯,打不破的规矩
1、不同的阶段,需要不同的习惯
习惯,会随着孩子的成长不断变化。孩子3-6周岁时,白天的精力有限,需要睡一觉来补充精力,所以会有午睡的习惯;孩子7岁,上小学之后,白天的精力足够支撑一天的生活、学习,午睡的习惯就会改变。
孩子兴趣爱好的转移,也会引起习惯的变化。比如,一个懒惰的小男孩,突然迷上踢足球,他会逐渐养成早期的习惯。
2、规矩像安全带,是保护,不是束缚
给孩子规定了条条框框,孩子会感觉被约束,想打破规矩。都说无规矩不成方圆,规矩的目的不是惩罚孩子的错误行为,而是要保护孩子不会误入歧途,走错人生的方向,帮助孩子明事理、辩是非。
大事立规矩,打破规矩,孩子需要自己承担相应的后果。伊索寓言里讲述过一个小偷和母亲的故事,母亲知道偷东西不对,还纵容孩子打破规矩,继续偷盗,直到小偷越偷越多,被抓住后坐牢,小偷在牢里埋怨母亲说:“想当初我偷第一件小东西时,如果你毫不留情地教训我一顿,或许就不会发生今天这种事情了。”
习惯,要有规矩的限定,才能培养出好孩子;而规定,却不能帮孩子培养好习惯。
乐意接受的习惯,严格遵守的规矩
帮孩子养成一个好的习惯,前期肯定会付出很多的艰辛,最初孩子不配合,家长会使用一些看似有用,实则没有多大作用、或者完全无效的手段,强制孩子执行。
1、规矩,不能帮孩子培养习惯,只会助长消极行为
很多家长错把给孩子立规矩,当成培养孩子好的习惯,结果却是南辕北辙。在培养孩子好的习惯时,家长使用了太多的惩罚手段,比如,没收孩子的玩具,家长认为孩子不好好学习,不按时完成作业,是因为孩子把精力都放在玩玩具上,于是,没收孩子的玩具。
“作业没有写完之前,不允许玩玩具”一个简单的规矩,理由很充分,孩子没有写完作业,不能玩玩具。孩子开始,势必会生气,发脾气表示不满,在孩子眼里,玩玩具和写作业是毫不相*两件事,家长给他们做了硬关联后,只能让孩子更讨厌写作业。
还有,取消孩子娱乐活动、不许孩子看电视、停止孩子的零食供给、甚至打孩子,这些对培养孩子的习惯都是无效的。
要让孩子从心底去接受一件事情,养成习惯,就要让孩子知道做这件事,对他会有什么样的好处,而且能够切切实实感受到。
培养孩子习惯过程中,如果遇到困难,可以尝试习惯养成的五个步骤,我们以帮孩子养成刷牙的习惯为例。
第一步,让孩子自己谈谈感受和他的需求(找问题)。孩子会反应牙膏味道太辣、牙刷不舒服
第二步,说出家长的感受和需求(找共鸣)。牙齿健康才能有胃口吃好吃的,洁白的牙齿才更漂亮,可是你自己刷不干净,爸爸妈妈帮你刷才行
第三步,一起讨论,找到孩子和家长都能接受的解决办法(找台阶)。那我们想想有没有什么好的方法,可以两全其美
第四步,记录所有的想法,只写不评论(找方法)。买一罐草莓味的牙膏或者橘子味也行
第五步,筛选适合的方法,并付之行动。买新的牙膏、牙刷,你自己刷,爸爸妈妈不帮忙
2、规矩不是令行禁止,规矩要做到感同身受。
帮孩子培养了良好的习惯,成长的道路上也难免会犯错误,孩子出现破坏规矩的行为时,不代表孩子就是一个坏孩子,孩子犯错,他自己可能没有意识到,做家长的要及时的帮孩子改正错误,不能像伊索寓言里那位母亲一样。
禁止孩子行为的同时,最好能给孩子做一次正确的示范,让孩子感同身受,纠正自己的错误。比如伊索寓言中的母亲,如果在第一次发现孩子偷东西时,带上孩子把物品归还回去,并有诚意的表示道歉,那么孩子不会成为一个惯偷。
规矩,是孩子的行为准则;习惯,是行为的具体表现。家长把孩子的习惯,错误的当成规矩来培养,实际上剥夺了他,从内心深处对自己行为习惯反省的过程。不要把孩子当初规矩的破坏者,要把他们当作遵守规矩的参与者,来培养良好的习惯。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