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各种杯具,蓝瘦香菇,实在蚌埠住了!
请在一分钟内准确翻译上述语句的含义。
对大多数人来说,这绝对不是难事。毕竟,掌握谐音梗,不仅是日常交流的通关密码,更是网络“生存技能”。大伙对谐音梗不仅用得得心应手,造得也是不亦乐乎,生生把一个个字眼喂成了喝足水的春笋,一个不经意,就冒出来一个,还次次都有新花样。
所以,谐音梗到底有啥魔力,让大伙欲罢不能呢?
文 | 念缓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国家人文历史”(ID:gjrwls),原文首发于2021年11月08日,原标题为《看完形形色色的谐音梗,我彻底蚌埠住了!》,不代表瞭望智库观点。
1 员外郎还是园外狼?
如果说玩谐音梗是现代人的专利,司马光第一个跳出来反对。
在他的《涑水记闻》中就记录这么一件事儿。
这一天,北宋大臣石立中和同僚们一起到南御园(可以理解为古代的动物园)看狮子,一问得知,这猛兽的伙食不一般,一天得吃五斤肉,放在当时来看,甚至比一般官员还要好上几分。这下,大伙心中冒上了酸水,有人开始嘀咕,难道我们官员还比不上一只狮子吗?
同行的石立中见状调侃了一句:“我们这些‘园外狼’自然是比不上园中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