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浙江省举办的一次生猪新品种拍卖会震撼人心。此前各省组织的生猪拍卖会,拍卖的多数都是进口生猪品种,而这次拍卖的可是浙江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培育的生猪新品种,最终经过四家企业的竞拍,以3000万元的价格成交。拍卖的生猪新品种还有个好听的名字,叫“绿嘉黑”。
据媒体介绍,绿嘉黑同时兼有土猪和洋猪的优势。生长速度方面,同样是200斤,土猪需要285天,洋猪仅需要170天,绿嘉黑需要185天,虽然比洋猪晚15天,但是比土猪缩短了3个多月。猪肉质量方面,洋猪的瘦肉率是60%,土猪的瘦肉率仅有42%,绿嘉黑达到了57%,虽然比洋猪低3%,但是比土猪高出不少。而且绿嘉黑的鸡肉纤维更细,红肌含量更高,肌肉中的脂肪含量更高,比洋猪吃起来更香。
通过对比洋猪和土猪,可以发现绿嘉黑在生长速度方面介于二者之间,猪肉品质方面有独特的优势,但我认为绿嘉黑要打破国内洋猪垄断依然是困难重重。
首先,绿嘉黑的定位依然是“土猪”,由于生长周期较长,生长速度也比洋猪慢,就注定其猪肉价格要比洋猪肉的价格要高,当下国内多数消费者还是习惯消费价格较为便宜的洋猪肉,而在改变消费习惯这方面需要很长时间。
其次,对于猪场来说养猪就是为了赚钱,虽然绿嘉黑相比洋猪有优势,但这么多年多数猪场都已经摸透了洋猪的习性,也有较为成熟的养殖方法,想让猪场短时间接受新品种也比较难。
目前来看,要打破进口品种的垄断困难重重,但是“绿嘉黑”的出现已经开了个好头,相信假以时日我们一定能打破洋猪的垄断,让国内居民都吃上自己培育的猪肉,甚至将国产猪肉打入国际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