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刘皓洋
“00”后中小学生生活在网络时代,对于他们而言,网络就是他们的生活,数字化生存是他们从小就开始的生存方式,他们是第一代“网络原住民”。网络文化的多样性容易使青少年沉迷于网络,而网络暴力对青少年的身心则造成了严重伤害,面对复杂多变的网络环境,青少年更应提高自己的网络素养水平,应对各种网络问题。
4月30日,在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的指导下,封面新闻联合温江区人民法院、成都七中实验学校举行封面普法课,温江区人民法院法官魏义欢将中小学生经常接触到的网络游戏、网课、网络小说、网络社交等网络平台中涉及的法律常识,并结合真实的案例,逐一讲解民法典中涉及网络的相关条例。给现场数百名中学生及家长上了一堂生动的普法课。
手握法律和道德两把利刃 做到“从心所欲不逾矩”
“国无法而不兴人,无德而不立。法是他律,德是自律。法安天下,德润人心。”成都七中实验学校校长毛道生认为,人行走天下和生存于世,需要手握法律和道德这两把利刃。只有通过学习认识法律,才能在网络时代和消费时代做到“从心所欲不逾矩”。
在毛道生看来,当今社会已进入网络时代,如何让学生由“网络原住民”转变为“网络公民”成为教育的时代热点和使命。虚拟空间和身份隐藏给人们带来“我可以我行我素而不负责”的误解,也给违法犯罪分子利用网络进行欺骗、造谣、中伤、攻击、泄愤、传谣等不法行为的空间,网络违法犯罪行为呈高发趋势,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造成了巨大的不便,甚至是伤害。法律和道德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照耀和关注着每一个人。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网络空间不是法律的真空地带,网络社会依然是法治社会。我们在传统意义上是社会公民,在网络空间依然是社会公民,我们要用法律和道德去实现由“网络原住民”转变为“网络公民”。
“每个青少年都需要培养和强化法律信仰、法治观念、规则意识,从而认同和信仰法律,明是非、知荣辱,以道德伦理滋养法治精神,共同营造有利于‘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文化氛围。”毛道生谈到。
“网络虽虚拟,责任却真实”
“你们这一代青少年,是互联网的原住民。你们比我们更加熟悉互联网式生存、更加擅长运用互联环境去沟通创造。”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刑一庭副庭长舒劲松告诫青少年们,互联网世界和现实世界一样复杂多变,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同时,网络的安全屏障,远不如现实生活中完善,因此,青少年们更需要提高法律素质,尤其是涉及互联网行为的相关法律常识,强化自身懂法、守法、用法的能力,才能更好的远离网络不良行为侵害、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普法课现场,法官魏义欢梳理了中小学生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王者荣耀手机游戏、微信、微博、网课等网络平台中的法律常识,并以最近发生的重庆网民朋友圈发布侮辱凉山木里救火牺牲英雄言论、新浪微博一名未成年网友发表不当评论等真实案例逐一讲解了民法典中与网络行为相关的条例。通过分析这些具体案例的判决,让中小学生们了解到,网络虽虚拟、责任却真实,青少年们应做到谨言慎行,不能侵犯他人合法权益。
在微博上发布不当评论触犯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案例让现场的同学们印象深刻。“平时刷抖音、刷微博,我们难免会发表一些评论。”初三的一名的同学谈到,以后还需要多学习法律知识,规范自己在网络的上的言行,在做一个遵纪守法的人的同时也要学会用好法律武器,保护自己不受网络不良行为侵害。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ihxdsb,*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