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本标准适用于毛坯房工程中水泥混凝土楼地面、水泥砂浆楼地面、地板辐射采暖楼地面的施工。
1.2铺设整体面层时,水泥类基层的抗压强度不得小于1.2Mpa;表面应粗糙、洁净、湿润并不得有积水。铺设前宜凿毛或涂刷界面剂。
1.3铺设整体面层时,建筑地面的沉降缝、伸缝、缩缝和防震缝,应与结构相应缝的位置一致,且应贯通建筑地面的各构造层,缝的宽度为10mm;缝内清理干净,以柔性密封材料嵌填后用板封盖,并应与面层齐平。
1.4大面积水泥类面层应设置分格缝。地下部分分格缝位置应在剪力墙根部、承台或独立基础边沿、地梁边沿等;地上部分分格缝位置应在剪力墙根部、门洞口处、较长走廊中间等;较大房间面积超过20m2时,应纵横向均设置分格缝,小于20m2的房间应横向增设一道分格缝;房间四周剪力墙根部应采用5mm~10mm的塑料条进行界缝,其余部位应采用3mm宽的玻璃条或塑料条进行界缝;界缝深度应贯穿到楼层现浇板。分格缝应顺直、宽窄一致,顶部与面层平齐。
1.5整体面层施工后,养护时间不应少于7d;抗压强度应达到5Mpa后方准上人行走;抗压强度应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正常使用。
1.6水泥类整体面层的抹压工作应在水泥初凝前完成,压光工作应在水泥终凝前完成。
1.7冬期施工的环境温度不应低于5℃。
1.8竣工交付前,应在室内地面上标识好暗敷水、电管线的走向及管线的区域位置。
二、水泥混凝土楼地面2.1施工准备
2.1.1技术准备
(1)审查图纸,制定施工方案,了解水泥混凝土的性能指标。
(2)在施工前对操作人员、现场管理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3)检查各房间的楼地面标高,并将 50cm标高控制线统一弹在四周墙面上。
(4)确保穿楼地面管道套管高度符合要求,根部封堵密实,无渗漏水。
(5)检查暗敷在楼地面内的管线重叠交叉集中部位的标高,并事先用细石混凝土稳牢。
(6)检查地漏标高,做好蓄水试验。
2.1.2材料要求
(1)水泥采用普通或复合硅酸盐水泥,其强度等级不得低于32.5级。
(2)砂宜采用中砂或粗砂,含泥量不应大于3%。
(3)石采用碎石或卵石,其最大粒径不应大于面层厚度的2/3,当采用细石混凝土面层时,石子粒径不应大于16mm,含泥量不应大于2%。
(4)水宜采用饮用水,其他水源应检测合格后再使用。
2.1.3施工机具
平板振动器、磨光机、抹子、铝合金刮杠、滚筒、靠尺、钢卷尺等。
2.2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2.2.1施工工艺流程
基层清理→基层表面湿润(不得有积水)→抹灰饼 → 冲筋 → 刷素水泥浆 →水泥混凝土的浇筑→抹平压光(同时进行界缝)→养护→成品保护
2.2.2操作要点
(1)找标高、弹面层水平线:根据已有水准点,在四周墙面上弹出 50cm水平控制线,并要与房间以外的楼道、楼梯平台、踏步的标高相呼应,贯通一致。
(2)基层处理:把基层清扫干净,确保基层湿润,但不得有积水。
(3)抹灰饼:根据已弹出的面层水平标高线,纵横拉线,用与水泥混凝土相同配合比的拌合料抹灰饼,纵横间距1.5m,灰饼上标高就是面层标高。
(4)冲筋:面积较大的房间为保证房间地面平整度,还要做冲筋,以做好的灰饼为标准抹条形标筋,用刮尺刮平,作为浇筑水泥混凝土面层厚度的标准。
(5)刷素水泥浆结合层:在铺设水泥混凝土面层以前,在已湿润的基层上刷一道1∶0.4~0.5(水泥∶水)的素水泥浆,不要刷的面积过大,要随刷随铺水泥混凝土,避免时间过长水泥浆风干导致面层空鼓。
(6)浇筑水泥混凝土:
1)水泥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如设计无要求时,不应小于C20,并按《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10的规定留置混凝土试块。
2)水泥混凝土面层铺设:将水泥混凝土铺摊到地面基层上(水泥浆结合层要随刷随铺),紧接着用2m长刮杠顺着标筋刮平,然后用滚筒(水泥混凝土厚度超过100mm时应用平板振动器)往返、纵横滚压。若表面出现少量泌水,待泌水基本消失后,在表面用与水泥混凝土配合比相同去石子的水泥砂浆进行抹面,再用刮杠刮平。水泥混凝土初凝前,应完成面层抹压、搓打均匀,待混凝土开始凝结即用铁抹子分遍抹压面层,注意不得漏压,并将面层的凹坑、砂眼和脚印压平,在混凝土终凝前需将抹纹抹平压光。
(7)抹面层、压光:
1)第一遍抹压:用铁抹子轻轻抹压一遍直到出浆为止。
2)第二遍抹压:当面层砂浆初凝后,地面面层上有脚印但走上去不下陷时,用铁抹子进行第二遍抹压,把凹坑、砂眼填实抹平,注意不得漏压。
3)第三遍抹压:当面层砂浆终凝前,即人踩上去稍有脚印,用铁抹子压光无抹痕时,可用铁抹子进行第三遍压光,此遍要用力抹压,把所有抹纹压平压光,达到面层表面密实光洁。
(8)养护:面层抹压完24h内、表面露白时进行洒水养护,养护次数视具体情况而定,养护时间不少于14d(房间应封闭,养护期间禁止进入);也可采用分间蓄水养护。
2.3质量标准
2.3.1主控项目
(1)水泥混凝土采用的粗骨料,最大粒径不应大于面层厚度的2/3,细石混凝土面层采用的石子粒径不应大于16mm。
(2)面层的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且强度等级不应小于C20。
(3)面层与下一层应结合牢固,且应无空鼓和开裂。当出现空鼓时,空鼓的面积不应大于400cm2,且每自然间或标准间不应多于2处。
2.3.2一般项目
(1)面层表面应洁净,不应有裂纹、脱皮、麻面、起砂等缺陷。
(2)面层表面的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应有倒泛水和积水现象。
(3)水泥混凝土面层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2.3.2规定。
三、水泥砂浆地面3.1施工准备
3.1.1材料及主要机具:
(1)水泥:硅酸盐水泥、复合硅酸盐水泥,其强度等级不应低于32.5级,严禁混用不同品种、不同强度等级的水泥或过期水泥。
(2)砂:应采用中砂或粗砂,过8mm孔径筛子,含泥量不应大于3%。
(3)主要机具:搅拌机、手推车、施工线、钢尺、刮杠、木抹子、铁抹子、小水桶、长把刷子、扫帚、钢丝刷、錾子、锤子。
3.1.2作业条件:
(1)预埋在楼地面内的各种管线已施工完毕。穿过楼地面的管道已安装完,洞口已堵塞密实,经蓄水试验无渗漏水。
(2)墙面的 50cm水平标高线已弹在四周墙上。
(3)门框已立好,并在框内侧做好保护,防止手推车碰坏。
3.2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3.2.1施工工艺流程
基层处理 → 找标高、弹线 → 洒水湿润 → 抹灰饼和标筋 →刷水泥浆结合层 → 铺水泥砂浆面层 → 木抹子搓平 → 铁抹子压第一遍 →第二遍压光 → 第三遍压光 → 养护 →成品保护
3.2.2操作要点
(1)基层处理:先将基层上的灰尘、灰浆、油污等清理干净,再用清水冲洗地面基层。
(2)找标高弹线:根据墙上的 50cm水平线,往下量测出面层标高,并弹在墙上。
(3)洒水湿润:用喷壶将地面基层均匀洒水一遍。
(4)抹灰饼和冲筋:根据房间内四周墙上弹的面层标高水平线,确定面层抹灰厚度(不应小于20mm),然后拉水平线开始抹灰饼(5cm×5cm),横竖间距为1.5~2.00m,灰饼上平面即为地面面层标高。如果房间较大,为保证整体面层平整度,还须抹冲筋,将水泥砂浆铺在灰饼之间,宽度与灰饼宽相同,用木抹子拍抹成与灰饼上表面相平一致。铺抹灰饼和冲筋的砂浆材料配合比均与抹地面的砂浆相同。
(5)搅拌砂浆:体积比宜为1∶2(水泥∶砂)的干硬性水泥砂浆。
(6)刷水泥浆结合层:在铺设水泥砂浆之前,应涂刷水泥浆一层,其水灰比为0.4~0.5(涂刷之前要将抹灰饼的余灰清扫干净,再洒水湿润),不要涂刷面积过大,随刷随铺面层砂浆。
(7)铺水泥砂浆面层:涂刷水泥浆之后紧跟着铺水泥砂浆,在灰饼之间(或标筋之间)将砂浆铺均匀,然后用刮杠按灰饼(或标筋)高度刮平。铺砂浆时如果灰饼(或标筋)已硬化,刮杠刮平后,同时将利用过的灰饼(或标筋)敲掉,并用砂浆填平。
(8)木抹子搓平:木刮杠刮平后,立即用木抹子压实搓平,从内向外退着操作,并随时用2m靠尺检查其平整度。
(9)铁抹子压第一遍:木抹子抹压实搓平后,立即用铁抹子压第一遍,等表面收水后随即压光,并检查平整度。如有分格要求的地面,在面层上弹分格线,用劈缝溜子开缝,再用溜子将分格缝内压至平、直、光。上述操作均在水泥砂浆初凝之前完成。
(10)第二遍压光:面层砂浆初凝后,人踩上去,有脚印但不下陷时,用铁抹子压第二遍,边抹压边把坑凹处填平,要求不漏压,表面压平、压光。有分格的地面压过后,应用溜子溜压,做到缝边光直、缝隙清晰、缝内光滑顺直。
(11)第三遍压光:在水泥砂浆终凝前进行第三遍压光(人踩上去稍有脚印),铁抹子抹上去不再有抹纹时,用铁抹子把第二遍抹压时留下的全部抹纹压平、压实、压光(必须在终凝前完成)。
(12)养护:地面压光终凝后,铺锯末或其它材料覆盖洒水养护,保持湿润,养护时间不少于7d,当抗压强度达5MPa方能上人。
3.3质量标准
3.3.1主控项目
(1)水泥宜采用硅酸盐水泥、复合硅酸盐水泥,不同品种、不同强度等级的水泥不应混用;砂应为中粗砂,当采用石屑时,其粒径应为1mm~5mm,且含泥量不应大于3%。
(2)水泥砂浆的强度不应低于M15,并按《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10的规定留置混凝土试块。
(3)有排水要求的水泥砂浆地面,坡向应正确、排水通畅,防水水泥砂浆面层不应渗漏。
(4)面层与下一层应结合牢固,且应无空鼓和开裂。当出现空鼓时,空鼓面积不应大于400cm2,且每自然间或标准间不应多于2处。
3.3.2一般项目
(1)面层表面的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应有倒泛水和积水现象。
(2)每层表面应洁净,不应有裂纹、脱皮、麻面、起砂等现象。
(3)水泥砂浆面层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3.3.2规定
四、发泡混凝土楼地面
4.1施工准备
4.1.1材料及主要机具
(1)发泡剂不应含有硬化物、腐蚀金属的化合物及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等,游离甲醛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10第3.5节水性处理剂环保技术指标的规定。
(2)水泥采用普通或复合硅酸盐水泥,其强度等级不低于32.5级。
(3)粉煤灰采用一级粉煤灰。
(4)发泡机、磅秤、手推车、稀释容器、木抹子、胶皮水管、铁錾子、钢丝刷等。
4.1.2作业条件
(1)施工图纸和有关文件应齐全。
(2)有完善的施工方案、施工组织设计,并已进行技术交底。
(3)穿过楼板的暖、卫管线已安装完,经打压试验合格,并进行管道水保压,管洞已浇筑细石混凝土,并已填塞密实,蓄水试验无渗漏。
(4)铺设发泡水泥的楼地面应平整、洁净;四周墙面已弹好标高控制线。
(5)根据现场使用的水泥品种、发泡剂类型严格按照比例做试配后,方可进行现场拌浆。
(6)施工前,地暖管、发热电缆、给排水管道等应施工完毕并验收合格。
4.2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4.2.1施工工艺流程
基层处理--找标高、弹水平控制线--配料制浆--高压管道输送--施工面浇筑--找平--自然养护。
4.2.2操作要点
(1)基层处理:在浇筑发泡混凝土之前将现浇板基层进行处理,把粘结在基层上的松动混凝土、浮浆等用錾子剔掉,用钢丝刷刷掉水泥浆皮,然后用扫帚扫净。
(2)找标高弹水平控制线:根据墙上的 50cm水平标高线,往下量测出隔热层标高,有条件时可弹在四周墙上。
(3)配料制浆:将水泥和粉煤灰,计量以后加入搅拌机,将百分之十发泡剂水溶液制成微细均匀泡沫,然后将泡沫加入搅拌机;泡沫和水泥浆混合均匀,制成发泡混凝土浆料。
(4)高压管道输送:开动发泡机,将制成的发泡混凝土浆料泵送至施工面。
(5)浇筑成型:将发泡混凝土浆料浇筑到施工面上。
1)每天搅拌发泡混凝土料浆应调试确定浆料密度在600 kg/m3左右,判定发泡情况正常后方可施工。
2)施工浇筑中随时观察、检查浆料发泡情况、流动性大小,并严格控制浇筑厚度、表面平整度。
3)铺设发泡混凝土前先在基层上洒水湿润,但不应有积水,然后从一端开始铺设。
(6)找平:发泡混凝土初凝后,以墙上水平标高线为准检查平整度。有坡度要求的地面,应按设计要求的坡度施工。
(7)发泡混凝土浇筑后,自然养护不应少于7天。
4.3质量标准
4.3.1主控项目
(1)发泡混凝土现场配合比抽检合格;
(2)发泡混凝土的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3)发泡混凝土面层表面无裂缝。
4.3.2一般项目
(1)表面平整度应控制在±3mm;厚度偏差应控制在±5mm;
(2)表面不应出现宽度大于1.8mm,;长度大于800mm的裂纹;
(3)每m2平均出现长度为500~800mm,宽度1mm~1.8mm的裂纹不应多于3处。
(4)表面疏松面积不应大于总面积的5%,或单块面积不大于0.25m2。
五、地面辐射供暖整体面层
地面辐射供暖整体面层宜采用水泥混凝土、水泥砂浆等,具体施工工艺参照本标准2.2、3.2节内容。
5.1质量标准
5.1.1主控项目
(1)地面辐射供暖的整体面层采用的材料或产品除应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相应面层的规定外,还应具有耐热性、防水、防潮等特点。
(2) 地面辐射供暖的整体面层与柱、墙之间应留不小于10mm的分格缝。
5.1.2一般项目
一般项目及检验方法应符合表2.3.2、表3.3.2的规定。
六、成品保护
6.1当整体面层的抗压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其上面方可走人,且在养护期内严禁在饰面上推动手推车、放重物品。
6.2推手推车时不准碰撞门框及墙柱饰面。
6.3施工时不得碰撞水暖立管,保护好地漏、出水口等部位的临时堵头,以防灌入灰浆造成堵塞。
6.4施工过程中被污染的墙柱面、门窗框、设备管线等要及时清理干净。
6.5 面层养护时间符合要求可以上人操作时,防止硬器划伤地面,在涂料涂刷过程中防止污染面层。
七、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
7.1清理楼面时,禁止从窗口、施工洞口和阳台等处直接向外抛扔垃圾、杂物。
7.2操作人员剔凿地面时要带防护眼镜。
7.3夜间施工或在光线不足的地方施工时,应满足施工用电安全要求。
7.4特殊工种的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7.5垂直运输时,要注意联络信号,待吊笼平层稳定后再进行装卸操作。
7.6室内推手推车拐弯时,要注意防止车把挤手。
7.7现场产生的污水必须经处理后才能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