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支持丈夫的学业
1935年8月,钱钟书和杨绛完婚后就奔赴英国牛津留学,原本杨绛在清华的学业并未完成,但担心生活琐事耽误丈夫学业,便随同前往照料。
钱钟书虽博学多才,但手脚笨拙,不大懂得料理生活,也不大懂得照顾自己。在旁人看来,不见得好,可是杨绛却觉得他“笨拙”得可爱。不谙家务料理之道已算事小,他无方向感,不辨南北东西。穿鞋也常不分左右,鞋带也总是草草系死,筷子也总用不好。人就是这样,并非事事都能周全。有优势,也会有短板。
1937年5月19日,他们的女儿钱瑗出生,杨绛在医院坐月子期间,钱钟书一边准备毕业论文,一边要来医院看望妻女,还得独自料理日常生活。一个人的日子,钱钟书屡屡出错。每每如此,他便似孩童一般跑去跟妻子说“又做坏事了”。
弄翻墨水弄脏桌布。杨绛说,不要紧,她洗。
弄坏台灯黑灯瞎火。杨绛说,不要紧,她修。
弄烂门轴关不上门。杨绛说,不要紧,她装。
杨绛的“不要紧”三个字对钱钟书来说,是他最大的安慰与寄托。只要妻子在,一切都安稳。
我想,钱钟书与杨绛的婚姻之所以能走的长远,在于平淡之中的真情,在于柴米油盐间的互相包容,在寻常生活中的互相扶持。
2.支持丈夫的事业
1943年5月,杨绛编的四幕剧《称心如意》在上海金都大戏院公演,上演两周,惊艳上海滩,一片喝彩,好评如潮,大受欢迎。第二年,钱钟书也着手写《围城》,在妻子的鼓励和督促下,耗时两年完成了这部小说,钱钟书也因此家喻户晓。
如果说《围城》成就了钱钟书,那么杨绛成就了《围城》。钱锺书在《围城》的序文里写到:“这本书整整写了两年。两年里忧世伤生,屡想中止。由于杨绛女士不断的督促,替我挡了许多事,省出时间来,得以锱铢积累地写完。照例这本书该献给她。”
杨绛说:“抗战时期在上海,生活艰难,从大小姐到老妈子,对我来说,角色变化而已,很自然,并不感觉委屈。为什么?因为爱,出于对丈夫的爱。我爱丈夫,胜过自己。我了解钱钟书的价值,我愿为他研究著述志业的成功,为充分发挥他的潜力、创造力而牺牲自己。这种爱不是盲目的,是理解,理解愈深,感情愈好。相互理解,才有自觉的相互支持。”
对于杨绛来说,爱丈夫胜过爱自己,因此,丈夫的成功就是自己牺牲和付出的最大回报。这份爱是无私但不是依附,是赏识也是坚信。换句话说:成就丈夫就是成就自己。
钱钟书在杨绛眼里不仅是丈夫,还是一颗终将绽放的星。她就像他的“伯乐”,因为她相信他在研究著述方面的才华和学识,相信他终有所成。因此,她的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为自己所爱之人,也为所爱之人之志向,更为她心中对丈夫的这份信任和坚持。
不与人“争”,活出自己的精彩杨绛除了是钱钟书的妻子这个身份外,她还是她自己。在认识钱钟书之前,杨绛就多才多艺。会吹箫,会弹月琴,会唱昆曲。
东吴大学期间,杨绛在写作方面也崭露头角。她中英文俱佳,学校1928年英文级史和1929年中文级史都是出自她手。大三的时候,杨绛的学业已近卓越。当年,学校只有三名学生各科成绩皆是“一等”,称作“纯一等”。杨绛便是其中之一。
婚后,杨绛更是在写作和翻译方面表现出惊人的天赋,她写剧本、写小说、写散文、写诗歌,无一平庸。代表作:剧本《称心如意》,小说《洗澡》,散文集《我们仨》。她不仅精通法语、英语,还自学了西班牙语,她接手翻译的《堂吉诃德》被公认为优秀佳作。
抛去钱钟书妻子的身份,她是一道耀眼的光。她有自己热爱的领域,并一直坚持着这份热爱到生命的尽头。可以说:她活出了自己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