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醇运输注意什么,无水乙醇运输条件

首页 > 生活 > 作者:YD1662024-11-15 00:04:05

据有关统计,我国化学品生产、使用、经营企业有 20 多万家,危险化学品公路运输企业有1.3万家,从业人员达150万之多,行业的运行车辆挂车加牵引车有 50 多万辆,动力的运营车辆(牵引车) 有37万辆。危险品公路运输快速发展,与之如影相随的是层出不穷的危化品运输事故。笔者结合危化品公路运输过程中的主要安全风险,探索分析具体的防控措施,以减少危化品公路运输事故。

一危化品公路运输的主要安全风险

1.来自危化品自身的风险

危化品本身具有易燃、易爆、毒害、腐蚀等特点,不同种类的危化品在运输过程中产生的安全风险不同。爆炸性物质受到撞击或者受热,易引起火灾、爆炸事故;毒害或腐蚀性危化品泄漏,会导致中毒、灼伤和环境污染等事故;液化气体储存温度极低,泄漏将导致人员冻伤;窒息性气体泄漏后蔓延至周围空气,造成周围空气中氧含量降低,易引发人员窒息。

特别是事故造成的次生事故,对驾驶人员、周围的车辆和人员易造成更大的损害。2014年的晋济高速山西晋城段岩后隧道“3•1”事故、湖南沪昆高速“7·19”特别重大交通事故等事故后果表明,起火、爆炸、毒气泄漏等次生事故是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的主因。

互为禁忌的危化品不能储存一起。如:2017年滨州高新区“8·7”重大道路交通事故,运输罐车在运输甲基叔丁基醚后,未经蒸煮或清洗置换,又违规运输与甲基叔丁基醚禁忌的过氧化二叔丁基。由于气温高达34℃左右,加之车辆长途运输过程中存在颠簸、物料震荡、与罐壁摩擦等因素,过氧化二叔丁基与罐内残留的甲基叔丁基醚充分混合发生分解放热反应,或过氧化二叔丁基在上述条件下自身急剧分解发生放热反应,致使罐体内气相空间压力逐渐增大,最终发生爆炸。

2.来自运输车辆的风险

危化品公路运输必须具备确保安全的运输车辆和装卸设备,应当委托具有相应危险货物道路运输资质的企业承运危化品,以保证危化品运输安全。

如:2014年湖南沪昆高速“7·19”特别重大交通事故,轻型货车存在非法改装和伪装,非法加装可移动的塑料罐体用于运输乙醇;在车辆前部和车身货箱两侧有“洞庭渔业”字样,用于伪装运输乙醇,轻型货车核定载货量1.58吨,实际装载乙醇6.52吨,属于严重超载运输,最终导致事故发生。

危化品公路运输车辆的新旧程度和性能的完好性、可靠性决定着公路运输的风险。随着车辆使用年限增加,部分设施老化、损坏,会使汽车的安全性能降低。另外,运输车辆的灭火器、防火帽、三角灯、安全标识、静电带等安全附件不齐全,维护管理不到位等;运输车辆的储罐不符合要求,损坏、腐蚀泄漏等,都易导致运输车辆故障或失控,从而对路上行人以及驾驶、押运人员造成伤害,甚至造成人员的伤亡。

如:2005年京沪高速江苏淮安段“3·29”事故,车辆违规使用报废轮胎,导致左前轮爆胎,在行驶的过程中车辆侧翻,致使液氯泄漏。2014年的晋济高速山西晋城段岩后隧道“3•1”事故,两辆事故危化品罐式半挂车未按国家标准要求安装紧急切断装置;被追尾碰撞车辆未经过检验机构检验销售出厂;被追尾碰撞车辆罐体壁厚为4.5毫米,不符合国家标准GB 18564.1-2006《道路运输液体危险货物罐式车辆 第1部分:金属常压罐体技术要求》的规定,属于不合格产品;肇事车辆(后车)行车记录仪有故障不能使用。

与危化品公路运输相关的罐车清洗、车辆检维修等作业,如果安全风险辨识不到位,安全措施未落实就作业,也是事故高发环节,应当重视。

3.来自从业人员的风险

危化品公路运输准入门槛不高,危化品运输企业招聘基层人员困难,很多事故缘于从业人员基本知识欠缺、企业管理不到位等。从业人员对危化品的性质、法律法规条文要求不掌握,未经过正规的培训,不能及时了解和处置突发情况,会导致事故的发生或后果扩大。

如:2014年的晋济高速山西晋城段岩后隧道“3•1”事故,物流公司对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教育制度不落实,驾驶员和押运员习惯性违章操作,罐体底部卸料管根部球阀长期处于开启状态。

另外,驾驶员责任心不强,超载超速,强行会车、超车,不按规定车道行驶,违反禁限行规定,过交叉口、桥梁、涵洞时不减速等,易引起撞车、翻车事故。

如:2005年京沪高速江苏淮安段“3·29”事故,肇事液氯重型罐式半挂货车严重超载,核定载质量为15吨,事发时实际运载液氯多达40.44吨,超载169.6%。

又如:2020年沈海高速温岭段“6·13”液化石油气运输槽罐车重大爆炸事故的直接原因是,肇事车辆驾驶员谢某某驾驶车辆从限速60公里/小时路段行驶至限速30公里/小时的弯道路段时,未及时采取减速措施导致车辆发生侧翻,罐体前封头与跨线桥混凝土护栏端头猛烈撞击,罐损坏,液化石油气迅速泄出,遇过往机动车产生的火花爆燃,最后发生蒸气云爆炸。

驾驶员、押运员的责任心和安全意识、应急能力、精神状态等各方面因素,直接影响车辆各方面功能的发挥。部分驾驶员会有疲劳驾驶等违章行为,这不仅会威胁自身生命安全,更会对社会公共安全造成危害。

如:2015年荣乌高速烟台莱州段“1·16”重大道路交通事故,运油车押运员违反安全操作规程,未关闭紧急切断阀,导致在碰撞中罐体卸料口损坏,汽油泄漏,与撞击产生的火花引起燃爆。

4.来自环境的风险

道路状况、交通设施、地形地貌、城镇布局和人口密度等是危化品公路运输事故的一个重要因素。如:道路狭窄、不平整,弯道过急,坡道过陡等可能导致运输车辆上的危化品散落、脱落、甩出,车辆倾覆等;危化品禁止通行标志不完善、事故多发地带无明显警示、危险路段无防撞护栏等,易增加驾驶人出现失误的概率,导致事故发生。

如:2005年京沪高速江苏淮安段“3·29”事故,槽罐车所属的企业对环境风险识别不到位,对任务沿线地形、车流量、道路环境、气候环境未充分识别并采取针对性措施,事故造成了很大影响。

恶劣的天气环境也是诱发交通事故的因素之一。如:高温、冰雪、大风、暴雨、雾霾、沙尘暴等恶劣天气不仅使路面行驶困难,还会直接影响驾驶员的视线,影响驾驶员对安全距离等的判断,也使路面的摩擦力大大减小,驾驶员操作不当或避险不及,轻则造成交通事故,重则承载的危化品泄漏导致安全事故。而且雨雪天气还会给应急救援带来困难,会使事故影响范围扩大。

如:2008年京珠高速湖南耒宜段“2·18”重大道路交通事故,事故路段通行条件差,从南往北连续下坡、弯道;雨天路面摩擦系数减小,刹车距离增大。大客车与载有苯的重型罐式半挂车追尾,引发大火。

2015年荣乌高速烟台莱州段“1·16”重大道路交通事故,雪后路面湿滑结冰,发生四车连环相撞事故,其中一辆运送汽油的罐车碰撞后汽油泄漏起火燃烧发生事故。

2020年包茂高速耀州段“11·24”道路交通危险货物燃烧事故,在浓雾及桥面结冰的情况下,相关驾驶人超速行驶、操作不当、未能确保安全是造成多车碰撞的直接原因。

此外,道路周边环境的变化,如山体滑坡、水涨淹路、人畜占道等,也对危化品公路运输有一定影响。

5.来自管理方面的风险

危化品运输经常是跨区域的运输,涉及不同地区的管理部门,容易出现监管重复、错位、盲区等问题。如不能实现资源共享,职能交叉易造成部门之间管理效能不足,多头执法效率低的现象。如:2014年晋济高速山西晋城段“3·1”事故,两辆事故车辆都存在明显安全缺陷,但相关检验机构违规出具“允许使用”的检验报告。2017年张石高速保定段“5·23”重大危化品运输车辆燃爆事故,车辆联网联控监管不力,涉事企业车辆动态监控中心对疲劳驾驶、超速行驶报警等未采取措施。

公路运输企业为谋求更高利润,可能存在非法改装车辆、一车多用、违法运输危化品等现象。2005年京沪高速江苏淮安段“3·29”事故,事故车辆没有办理道路运输通行证,属于违法运输。2011年京珠高速河南信阳段“7·22”事故,大型卧铺客车不是危化品运输专用车辆,不具备运输危化品资格。在没有任何安全防护的情况下,违法运输了15箱共300公斤的易燃危化品偶氮二异庚腈。2014年沪昆高速湖南邵阳段“7·19”事故,轻型货车未取得《道路运输证》,属于违法运输危化品。

6.来自应急救援方面的风险

快速、有序、高效的事故应急救援行动,是减少事故损失、防止重特大事故发生的重要手段。危化品公路运输的事故发生地点分散、时间不定,应急救援难度大,需要多方配合。2005年京沪高速江苏淮安段“3·29”事故,肇事车驾驶员、押运员在事故发生后逃离现场,失去最佳救援时机,直接导致事故后果的扩大。因此,在事故初发地点、初发时刻,迅速组织起高效的应急救援队伍,调动充足的应急资源进行应急处置,是减少危化品道路运输事故损失的关键。

二危化品公路运输的安全风险防控措施

1.加强运输车辆管理

危化品公路运输企业需按照危化品运输管理的相关规定,配备符合标准的危化品专用车辆。专用车辆的技术要求应当符合《道路运输车辆技术管理规定》有关规定,应安装具有行驶记录功能的卫星定位装置,配备先进的通信工具等,并按照车辆管理的规定,维护、检测、使用和管理专用车辆,确保专用车辆技术状况良好。罐式专用车辆的罐体应当经检验合格,且罐体载货后总质量与专用车辆核定载质量相匹配。配备与运输的危化品性质相适应的安全防护、环境保护和消防设施设备。

在运输危化品之前,首先要严谨、认真地检查运输车辆储罐的密封性,检查车辆必备的安全设施,必需的应急处理器材、安全防护设施设备和专用车辆标志的配备。如:灭火器、备用轮胎等是否装备齐全,注意刹车、灯光、转向、轮胎、仪表等关键部位的检查。其次,定期检查行车记录仪和定位系统是否正常,始终确保车辆处于最佳状态。运输车身上的安全警示标志要醒目,对运输路途中的车辆和人员起到一种警示作用,让他们远离危化品运输车辆,降低安全风险。采取必要措施,防止危险货物脱落、扬散、丢失以及燃烧、爆炸、泄漏等。

企业应当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健全相关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通过卫星定位监控平台或者监控终端,及时纠正和处理超速行驶、疲劳驾驶、不按规定线路行驶等违法违规驾驶行为。应当到具有污染物处理能力的机构对常压罐体进行清洗(置换)作业,将废气、污水等污染物集中收集,消除污染,不得随意排放,污染环境。

2.提升从业人员素质

在危化品公路运输中,人的因素是主要影响因素。因此,危化品公路运输必须重视提升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从事危化品公路运输的驾驶人员、装卸管理人员、押运人员,应当经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考试合格,并取得相应的从业资格证;从事剧毒化学品、爆炸品道路运输的驾驶人员、装卸管理人员、押运人员,应当经考试合格,取得注明为“剧毒化学品运输”或者“爆炸品运输”类别的从业资格证。

托运人、承运人、装货人应当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岗前安全教育培训和定期安全教育。法律法规、技术标准或安全操作要求变化后,应及时对从业人员进行复训。妥善保存安全教育培训及考核记录,未经岗前安全教育培训考核合格的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从业人员必须熟悉有关安全生产的法规、技术标准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了解所装运危险货物的性质、危害特性、包装物或者容器的使用要求和发生意外事故时的处置措施,并严格执行《汽车运输危险货物规则》(JT617)、《汽车运输、装卸危险货物作业规程》(JT618)等标准,不得违章作业。在危化品装卸过程中,应当根据危化品的性质,轻装轻卸,堆码整齐,防止混杂、撒漏、破损,不得与普通货物混合堆放。

严格遵守有关部门关于危化品运输线路、时间、速度方面的有关规定,并遵守有关部门关于剧毒、爆炸危险品道路运输车辆在重大节假日通行高速公路的相关规定。运输过程中,除驾驶人员外,还应当在专用车辆上配备押运人员,确保危化品处于押运人员监管之下。驾驶人员不得随意停车。因住宿或者发生影响正常运输的情况需要较长时间停车的,驾驶人员、押运人员应当设置警戒带,并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运输剧毒化学品或者易制爆危化品需要较长时间停车的,驾驶人员或者押运人员应当向当地公安机关报告。

3.减小环境因素影响

由于对气象灾害的可控性较低,所以,为保障危化品公路运输的安全,在运输前要加强车辆内危化品存储的规范性,避免在遇到气象灾害时发生泄漏。对易燃危化品的运输,应避免因为高温天气引起易燃危化品的自燃,降低危化品公路运输安全风险。

我们无法控制外部环境,但是可以通过有效的方法规避风险。在运输之前,应确定运输路线并及时熟悉所选道路的天气状况和路况,开展风险分析,准确制定预防措施,并充分准备好应急预案。极端天气尽量不安排危化品公路运输。天气和路况不佳时,驾驶员要严格控制好行车速度,降低车速可以给驾驶员预留充分的反应处理时间;当无法行驶时,要找到安全的应急躲避地点,待天气转好后再继续行驶。

4.精准细化管理考核

强化危化品公路运输车辆和驾驶人源头管理,压实企业主体责任。从事危化品公路运输的企业,应当依照有关道路运输的法律法规的规定,经过国家相关职能部门的严格审核取得危化品道路运输许可。部分运输企业存在规模小、车辆少,安全生产专职人员少、资金投入不足等问题。可以鼓励大型专业危化品运输企业或国有运输企业合理兼并小型危化品运输企业,这样不仅可以较好消除运输车辆挂靠的“土壤”,还能更好规范危化品运输管理。

建立常态化的公安、应急、交通、市场监管、工信等部门会商机制,严格车辆审核及驾驶人准入机制,对未取得安全技术检验合格证明的车辆不予核发检验合格标志;对车辆“大吨小标”非法生产、改装的危化品运输企业进行严查快处;对运输车辆行驶的路线、时间及路面实施全方位动态监管,并定期开展督导检查。建立科学考核制度,推动企业落实主体责任。比如:将企业驾驶人道路交通违法情况、车辆动态监控系统安装率及使用情况等列入考核内容,并将考核结果作为下一年度经营、运输许可审批的重要依据。不定期在重点区域、重点路段设置固定的危化品公路运输检查点,严格查处危化品运输车辆非法运营,防止危化品运输从业人员片面追求经济利益,疏忽道路运输安全。

建立完善基础数据库。组织专业人员对危化品公路运输企业、车辆、从业人员等情况进行排查,查处违法现象,记录实际情况,录入全国“两客一危”电子数据库,做到资源共享。充分运用危化品运输车辆监控预警系统和 GPS 监控系统平台,确保危化品公路运输管理的规范性与科学性,将危化品公路运输事故可能造成的损失控制到最低。

5.建立快速应急机制

企业应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配备应急救援人员和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并定期组织应急救援演练,提高从业人员面对恶劣天气和突发状况的应急处置能力,以降低危化品公路运输安全风险。

制定由政府牵头、企业积极参与的危化品公路运输事故快速反应机制,可有效把握施救时机,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在道路密度较大、危化品运输车辆行经较多的区域,实现“区域事故、资源共享”,切实提高应急资源的利用率和处置力,尽量提高事故发生后的应对能力。

在危化品运输过程中发生燃烧、爆炸、污染、中毒或者被盗、丢失、流散、泄漏等事故,处于初始救援阶段事故现场的人员,应重视人身和人员保护,及时联络和报告有关部门,拨打应急电话,获取信息支持并采取有效措施。在未对事故状况进行全面评估之前,不应贸然进入事故现场。开展事故应急处置需要靠前行动,但应从上风向谨慎靠近事故现场。

在初始救援阶段,应急救援人员应划分初始隔离区和防护区。划分程序为:首先确认泄漏物的危险特性,然后分析泄漏物质的毒性情况(包括吸入毒性、非吸入毒性和遇水反应情况等)以及事故现场条件(包括危险物质泄漏量、现场风向、事故发生时段、包装容器、是否着火等),接下来通过查阅初始隔离距离和防护距离表确定初始隔离距离和防护距离,同时考虑事故现场是否存在影响初始隔离距离和防护距离确定的特殊因素。驾驶人员、押运人员应当立即根据应急预案和《道路运输危险货物应急指南》的要求采取应急处置措施,并向事故发生地公安部门、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和本运输企业或者单位报告。

结语

综上所述,危化品公路运输风险多,事故产生的影响大,处置难度高,不但会导致人员财产损失,更为重要的是一旦危化品泄漏将会产生环境污染,造成不可预料的后果。要想降低危化品公路运输中的安全风险,一是注重加强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增强驾驶人员的安全意识;二是加强危化品运输的规范性,以及对危化品公路运输车辆的检查,确保运输车辆完好。三是借助危化品公路运输安全管理监控信息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多方合作,齐抓共管。只有不断强化危化品公路运输安全风险管控工作,做好事故发生后的科学处置,才能有效防控危化品公路运输的安全风险。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