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或许有史以来最好的时代,满满的希望和梦想,为什么关于肥宅社恐的新闻还层出不穷呢?
想写这个话题是因为自己曾是个肥宅,或许你认为我要开始诉说自己在哪出生,有多么糟糕
的童年,父母的忽视…但说实在的,我已经跨过了祥林嫂般诉说的软弱,不想在这上面浪费
过多的时间,现在的我更想真正地找到问题根源,面对问题和解决问题。
刷抖音看新闻总会看见自述他述中出现很多越来越宅的人,都很年轻,且都有各自信奉的理由,不少也很自洽。
但是作为人真的能跟社会切割开吗?还是说只是一种想当然。
宅文化来自日本,本质上是一种逃避的文化。日本金融泡沫破灭后社会压力太大,年轻人没
有信心融入,巨量高质量的动漫产品,充满想象就能让人心潮澎湃的世界,给了这一类人一
个世外桃源。
就像我曾经迷恋的武侠小说,多年后的一天,我路过街角的报刊亭忽然发现报刊亭里的书也
变少了,零散得像狗皮膏药。不再有少年时那种澎湃的感觉,花花绿绿的,感觉马上要淹没
伸出的展板,让我看见后就走不动道。那曾是我精神上的世外桃源。
社交恐惧症,患者过分害怕在他人面前做事,或者在公共场合进行社交活动,如将患者暴露
在这种环境中,会产生焦虑或惊恐发作。这是医学上的定义,不可否认,这是一种心理疾
病,需要重视。
宅很大程度上是社会的产物,毕竟人是社会动物,社会规训着人。很多无法融入社会的
人原因复杂,除了环境因素,原生家庭,还有个人原因。这类人的天性大都脆弱敏感,是自
我意识很重的人,所以不容易被社会规训,这也是他们痛苦的主要来源。生活中他们大都孤
独,但是从自我经验出发,这类人也很渴望被别人承认或者自我实现。那么这中间就产生了
一个不可调和的矛盾,人只有融入社会才能被承认,有自我实现的可能性。如果无法融入社
会,害怕跟人交往,孤独地活着,那首先缺失了被人承认的前提条件。可能有人会说那些社
交平台的宅家博主,其实他们还是跟社会在产生联系交集,甚至还很勇敢。
这里讨论的是那种真正意义把自己关在封闭世界,缺乏勇气的宅。
为什么要在别人创造的世界里度过一生呢?
想让我们的全部行为和部分目标有意义,只有一个办法,就是对别人产生意义,有社会感,
和这个社会他人产生交集,是唯一的出路。
如果害怕面对社会和他人,又想要发展自己,让自己有所改变。可以试试下面两个方法,亲测有效。
一 心理建设 持续暗示 发展心灵自卑是人类普遍存在的,正是因为人类知道自己的无知。又对未来充满期待,才会努力探索
自然,有了变强的动力。所以自卑不是全然有害,但过度的自卑就会摧毁这个人的精神,仅
有的一点社会感会迫使他和他人建立关系,但强烈的自卑感和对失败的恐惧又让他裹足不
前。所以行动时就显得犹豫不决,畏缩怯懦。这是自卑情结。
自卑情结的人想要融入社会又怕他人的目光,彷徨犹豫,畏缩懦弱。所以自我的心理建设很
重要,自卑懦弱潜意识里就是觉得自己不能成事儿没出息,这可能是久远的历史遗留问题,
父母亲戚或老师这些长辈出于无知或自私的打压,他们说你没出息,你就当真了,潜意识里
也一直留存了下来,日复一日的积累,你就觉得自己真的没用,不会有出息。其实是你同意
了这些人对你的判断,别人的只言片语,却赔上自己一生来验证这种无知的话,怎么想都很
愚蠢。
人类自古以来,没有食肉动物的锋利爪牙,没有食草动物的速度,爆发力。天生脆弱力量有
限,最初为了在这残酷的弱肉强食的世界生存只能发展工具,群居以增强力量使物种得以延
续。这是个大前提。因为在动物世界中,普遍存在这样一条基本法则:“任何个体柔弱、无
力自保的物种,都会选择群居生活,以群体的力量来加强自身力量。人类先天就具有社会感
——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特性,而通过社会合作来抵御残酷的外部环境,则是群居动物的本
能”。—《走出孤独》
所以人天生得适应社会,发展社会感,并为此而变强,为此发展出人格,处事态度。从这个
角度出发那宅本质上就是弱肉强食里的弱,因为知道自己软弱且没有勇气改变,而选择逃
避。其实要知道心灵是无限的,它才是真正把你与动物和其他人区别开的本质。心灵伟大这
个人就伟大,心灵有力量人就有力量。而心灵是需要不断建设锻炼发展。
比较好的方法是冥想,自我暗示。小时候学过一篇关写鲁迅的小故事,鲁迅小时候也老迟
到,自我控制力弱,后来他幡然悔悟,在课桌上刻了个早字,就再也没有迟到。这种提醒,
就是很好的方法。
可以把自己想获得的品质想做的事写下来,放在自己随时可见的地方,随时提醒自己,暗示
自己。长年累月,肯定会有改变。冥想时,心里默念一些夸赞自己的话,给自己打气,重复
自己的优点。我个人感觉还是挺长精神。
二 每个人都需要有一个小目标
所有的失败者,不管是罪犯、酗酒者、精神病患者,还是自*寻死者,都有一个共同特点,
就是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不愿意也无法融入社会生活。这是他们走向失败的重要原因。
我曾经接触过精神有疾病的人,她的家很混乱,也不工作,遇事总是在抱怨,重复得被一些
人际关系等情绪的琐事占据心神。人生没什么目标,要不就过于依赖听别人的话,要不就总
是觉得别人会害自己。说明她不会跟人交往,就算交往也是短暂的,因此她总觉得自己会在
关系中受到伤害。还有个显著的特征就是她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也没有一份属于自己的工
作,没有任何目标。当然这个病因是复杂的,但是她显然是很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的人。对
自己的生命没有信心,无法建立起自己人生意义。这应该就是她悲剧的来源。
这样的生命很容易走向崩溃。人应该建立起一个目标,哪怕很小的目标,比如一个整洁的
家,每天看看书。
一直用负面情绪侵蚀自己的生命,就像上面说的,语言,不断的重复的暗示这些其实对自己
有很大的影响,比你想象的要大得多。
每天给自己定点小目标,练练字,整理房间,阅读,锻炼都可以。但内核一定是积极的,每
天积累一点儿积极的力量常年累月对你的改变也是巨大的。
人可以笃定,享受孤独。但是一定是平和而不是恐惧,不是情绪上感到痛苦后悔。愿我们用
思考和行动改变对这个社会和其他人的恐惧之心。
记住走出孤独后才能享受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