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
在每个人心中
也许都有一个“烟雨江南”
今年自进入五月以来
南方的雨就踩着节奏来了
不但铺天盖地
而且还下出了
轰轰烈烈的气势
雨水没完没了
雷电、大风也来“凑热闹”
雷雨天气,大家一定要注意防雷啊!
雷电灾害是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
雷击虽然是小概率事件
但对于被雷击中的人或建筑物来说
都是百分之百的灾难
为了减少和避免雷电造成的灾难
科学家富兰克林发明了“避雷针”
“避雷针”防雷的技术已存在了200多年。在世界各地,处处可见“避雷针”的踪迹。但是,古代并没有现在的高科技避雷方式,那么古代人类都是如何让古建筑防雷的呢?
翻看中国浩瀚的文史资料后,人们会惊奇地发现: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不但有造纸、火药、指南针和活字印刷这四大发明,同时也是直击雷防护技术上的领先者。
唐代《炙毂子》一书在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汉朝时柏梁殿遭到火灾,一位巫师建议,将一块鱼尾形状的铜瓦放在屋顶上,就可以防止雷电所引起的天火。屋顶上所设置的鱼尾开头的瓦饰,实际上兼作避雷之用,可认为是现代“避雷针”的雏形。
故宫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的以木结构为主的古代宫殿建筑群。不论何时,防火都是故宫建筑安全的重中之重。
为了防雷避火,古人们在建筑设计上也是用心良苦。在明代的紫禁城中,一些尖顶、锥形的建筑上就出现了类似于“避雷针”的设计——也就是宝顶和屋架内的雷公柱所组合而成的装置,其避雷方式首先由宝顶接收雷电,再由宝顶连接隐藏在琉璃瓦下的的雷公柱将电流引向地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