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的最高境界,死的境界深度解读

首页 > 生活 > 作者:YD1662024-12-02 11:55:55

不由得想起了老上海“永安百货”郭氏家族的四小姐郭婉莹。

她是“大上海最后的金枝玉叶”,却经历了比普通人家的孩子更多的苦难。

家道中落,遭遇变故,丈夫不幸离世,她自己又被打成了反派,还有两个年幼的孩子嗷嗷待哺。

任何一个普通人都难以接受这些接踵而至的意外打击,可她却用柔弱的身躯撑起了一片天。

不论境遇如何变迁,她始终不叫苦、不抱怨、不畏艰难险阻,泰然自若地承受生活带来的一切重捶,在这凌厉的世界里深情地活着。

生活实苦,活着,其实就是一种忍受,那些苦难、无聊和平庸,都需要我们去一一战胜。

当我们独自越过山川和湖海,趟过湍急的水流,走过荒芜的荆棘,便会发现:世事维艰,熬过去,便是晴天。

可生活中总是不乏一些消极抱怨之人,他们像祥林嫂一般,热衷于将自己的苦难和伤痛暴露于人前。

这让我想起了猴子疗伤的故事:

一只小猴子被树枝划伤,血流不止。可是它没有第一时间处理伤口,而是企图从朋友身上寻求安慰。

每见到一只猴子,它就忍痛扒开自己的伤口向朋友诉苦:“你看看我的伤口,好痛啊。”

看过伤口的朋友都很同情,耐心地安慰小猴子,并告诉它不同的治疗方法。

小猴子觉得心灵受到了慰藉,于是继续给朋友们看伤口,听取不同的建议。

可随着时间的推移,小猴子竟因伤口感染而不治身亡。

老猴子痛心疾首地说道:“它是自己伤自己而死的呀。”

逢人就说,除了展现脆弱、引人同情外,并不会让痛苦减半,反而会让自己被苦难和意外所吞噬。

马丁曾说:

“每一个强大的人,都曾咬着牙度过一段没人帮忙、没人支持、没人嘘寒问暖的日子。

过去了,这就是你的成人礼,过不去,求饶了,这就是你的无底洞。”

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

人的悲欢从来都不相通,更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感同身受。

生活的酸甜苦辣,各中滋味,只有自己明白,并不足为外人道也。

真正厉害的人,都不惧岁月艰辛与人事更替,而是自成一座孤岛。

不诉苦、不抱怨、不自暴自弃,保持一颗淡然的心,在泥沼中不动声色地积蓄力量,方能在苦难中实现暗夜突围。

所谓的万丈深渊,其实,下去,也许就是鹏程万里。

死的最高境界,死的境界深度解读(5)

死的最高境界,死的境界深度解读(6)

喜而不语,是低调

曾在网上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位父亲的儿子考上了大学,虽是一个普通大学,但他却对儿子说:

“儿子,你比老爸和老妈都更有出息了。我只上了小学三年级,*才小学毕业,你在我们家可就是状元了。”

儿子很开心,全家人也都为儿子感到骄傲,这种幸福感一直包围着他们。

直到开学前,一家子人带着行李到车站送儿子上学,偶遇一位熟人。

熟人拍着父亲的肩膀问:“你儿子考上什么大学?”

他刚说出校名,熟人脸上立刻露出不可思议的的模样,并反问:“你儿子考的这是什么个大学?那个大学上了也白上,毕业的学生根本找不到工作。”

不等父亲说话,那位熟人又说:“我儿子可比你儿子强多了,他考的是名牌大学,毕业后人家单位抢着要,月薪最少八千块。”

熟人连声啧啧叹气,轻蔑地瞟了几眼便转身走了。

留下一家子人,望着熟人离去的背影,神情忽然落寞起来。甜蜜温馨的气氛,瞬间沉默得诡异。

一家人的幸福全然已经被熟人的炫耀与讥讽所打扰,儿子原本放着光的双眼,也一下子变得视线朦胧。

喜欢到处宣扬自己成就和幸福的人,是没有同理心和共情能力的。

他们只顾自己嘴上一时爽,丝毫不顾及他人的心情与感受,久而久之,身边人便纷纷敬而远之。

死的最高境界,死的境界深度解读(7)

张爱玲和好友炎樱就是因为炎樱喜而多语,导致两人分道扬镳直至彻底绝交的:

在张爱玲经济拮据、生活困窘时,炎樱却总是夸耀自己的赚钱能力了得;

张爱玲情路坎坷、孀居多年,而炎樱却大谈特谈自己婚姻的甜蜜幸福;

频繁地外秀之后,终于把张爱玲惹恼了,于是两人彻底绝交,失去往来。

真正高级的人,从来都是喜而不语的。

他们不会将自己的优越感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在对方不如自己甚至是生活不如意时,过度分享自己的喜悦,包装自己的幸福,去碾压他人的小确幸。

即便成绩斐然,他们依然低调内敛、虚怀若谷,从不在人前炫耀自己优于他人的学识、钱财、成就等。

一次作家聚会中,有个穿着华丽的青年男子,捧着自己写的几本小说,趾高气昂地走来走去,四处巡视,将自己当成了聚会的焦点。

这时,他看到角落处坐着一位衣着朴素的中年女子,便跑过去炫耀:

“我是弗兰韦尔,写过三十多本小说。”

女子礼貌地点点头,微微一笑。

男子却大声责问:“请问你有写过多少本小说呢?”

女子回答:“我只写过一部。”

男子十分不屑,鄙夷道:“哦?哪一部?不知有人听说过没。”

女子回答:“《飘》。”

男子瞬间脸上就挂不住了,自讨没趣似的溜走了。

原来,世界闻名的作家,却被男子当做了一位籍籍无名的炫耀对象。

《菜根谭》有言:“地低成海,人低成王”。

越是优秀的人,越懂得藏起锋芒。

正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

夸大炫耀自己的出众,不仅暴露底牌,也伤害他人,招致厌恶。

心理学上有个词,叫“达克效应”,指的是那些能力较弱、认知水平较低的人,反而更喜欢自以为是。

这类人只要取得一点成就便开始身心膨胀,360度地给自己打光。

殊不知,炫耀带来的光,并不能照亮人心,反而会刺痛他人的身心。

喜而不语,是一种低调谦恭的处世哲学。

智者从不把成就挂在嘴边,却能时刻受到追捧和尊重,迎接人生的高光时刻。

死的最高境界,死的境界深度解读(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