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中旬,作者到河南省嵩县一山村拜访当地的致富能人王全德大叔,撰写了“ ”一文,得到众多网友咨询,更有来自河南郑州、平顶山等地的网友驱车前来寻找,希望得到王大叔真传,大叔慷慨的说:“熬黄蒿油好说,你们谁来我都教,能挣钱还能给庄稼地除害,这是好事儿。”
看网友不相信,大叔把作者一行带到入赘当了上门女婿的小儿子家,目睹了熬制黄蒿油的全过程。
王全德是4年前通过朋友接触到提炼黄蒿油,经作者了解,这已经不是多么先进的工艺技术,早在十几年前,已经有外地网友进行过类似的植物精油提炼。经过熬制的黄蒿油不同于治疗疟疾的青蒿素,却仍然是一种常用的植物药剂原料,很多厂家都进行收购。可能是因为大多人没有销售门路,黄蒿油市场还有着不小的缺口。
儿子大伟家在一条山谷的最深处,门口一位大娘正在挑选黄蒿,王大叔说那是他的亲家。看到王大叔来了,干活的人喊他帮忙,大叔也拿着镰刀砍起来蒿杆,一边对儿媳妇说:“杆子太长的别要了,不出油,杆子还吸油,降低出油率。”
这些黄蒿都是附近荒地里面自然生长出来,随着山区农民大量进入城市,很多耕地退耕还林,栽种了树苗,休耕之后的耕地里,仍有不少残余的肥效,蒿草疯长,很多黄蒿已经有一人多深。
熬制黄蒿油,主要是采用即将成熟的黄蒿种子、细小的黄蒿花,蒿杆是没有用的,而村民为了省事,直接连根割掉。黄蒿的收购价是每公斤3毛钱,对于一些清理细致的农村大妈,价格会适当上浮。蒿杆基本上占据一半的重量,因此熬制黄蒿前,还需要用人工剔除没用的蒿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