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岁的孩子自己不敢分床睡怎么办,十二岁孩子不肯分床睡有什么后果

首页 > 生活 > 作者:YD1662024-12-19 13:24:46

“哎!你儿单独睡还是和你们一起睡?”

“我家孩子8岁了,到现在还是分床没分房,可只要有机会就会滚到我床上来,挨得紧紧的,说我要妈妈的温暖,或者早上他先醒了也会睡到我床上来,真是分开睡,分得好辛苦啊,啥时候才能让娃自己一个人睡,大人有自己的独立空间呀!”

打官司如何请律师?律师事务所收费标准

广告

“想让他自己一个人睡,但是他胆小怕黑。不管是白天还是晚上,都不敢一个人单独行动,哪怕是上个厕所都不行。”

“我家也没分,我闺女也是胆子小,晚上怕黑,说什么都不愿意!”

几天前,在一个家长群里,偶然聊到让孩子分床睡这件事情,家长们一下子炸开锅,对于孩子到了一定年纪还不能自己一个人睡这件事,家长们既深感焦虑,同时又觉得对于让孩子分床睡这件事情要谨慎对待。

要算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几次重要的“断舍离”,那么断奶算一次,分床睡当然也算一次。家长们都明白让孩子单独睡,可以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坚强意志;但同时,家长们又担心,让孩子分床睡这件事情如果处理不当,很容易造成孩子缺乏安全感。

2

孩子出生后的很长时间里,父母都处于一种陪睡的状态,尤其是妈妈们。等真正到了必须要与孩子分开睡的时候,我们才发现,原来这事儿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

在我身边有很多家长,很认真也很用心地从书籍或网络上来了解和学习处理孩子分房睡的方法。但是,一旦孩子哭闹时,这些方法往往就执行不下去了。

心软的妈妈们在孩子可怜巴巴的眼神和撕心裂肺的哭闹声中一点点动摇了想要让孩子一个人睡的计划。一些育儿理念也提倡3岁分床、6岁分房,这样可以避免助长孩子的娇气,从小培养他们的独立性,而且分床越早越好,以免在成长中出现很多依恋问题。

一些育儿经会这样告诉你:“父母千万不能因为孩子夜里醒来会闹就妥协……”

可是,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父母是不是全盘都是按照育儿专家的建议来养育我们的孩子的呢?孩子不能和父母分床睡,真的会影响他们独立性的培养吗?

有家长会说,我就是因为自己小时候家庭教育的缺失,所以才希望给孩子更好的成长环境。是的,家长的想法没有错,但我想说的是,独立性并不需要刻意训练,哪怕是孩子到了6岁还没有分房睡,这也并不影响孩子独立性的养成,但需要我们努力去创建一个健康、尊重、包容的成长环境。

一个马上要上幼儿园的3岁宝宝,妈妈刚开始送他上幼儿园时,他会哭闹、怎么都不想去幼儿园,因为这意味着分离,孩子自然会感到恐惧害怕。但如果这个孩子在家中安全感是足够的,那么,通过妈妈对他情绪的理解与安抚,给予持续和耐心的鼓励,并且每天都与孩子强调,下午妈妈会准时来接你。当你重复的输入让孩子感到安全、被理解和鼓励的信息时,孩子的情绪和不适感就会逐渐递减、消退。并且敏锐的小家伙会发现,每天固定的时间妈妈就会来接他回家。这样,他就会很快适应幼儿园的新环境,享受与老师、小朋友在一起的时光。

这就是一个让孩子学会独立,给孩子创造成长环境的过程。

这样孩子即使还没有分床,我们也不能够认为孩子就是不独立的。但如果孩子在适应新环境时,显得过于依赖和害怕,那我们的视角需要指向自己,思考我们的抚养模式及给予孩子的关注和情感回应是否恰当,而不能指责或一味命令孩子去改变、去适应。

马伊琍曾经发布过一条关于分床睡的微博,在一天时间就引发12万人点赞,微博的内容,有娃的家庭都上演过。

马伊琍说出了大部分妈妈的心声,曾经她在养育大女儿的过程中也是生搬育儿书籍上的方法,后面发现这并不适合孩子的现实情况。最终她理解到,只有父母给予孩子足够的爱,才能让孩子足够安全地分离!

2-3岁是培养亲子亲密关系的重要时期。孩子与父母同睡,一方面父母能及时察觉孩子出现的各种异样,另一方面,可以更好地建立起孩子的安全感。如果在孩子需要温暖和爱,在妈妈怀里撒娇的权利被剥夺时,那么孩子长大后,大多都可能会在情感上表现得较为冷漠。

我们要知道,孩子不愿意独睡并不是孩子的错,对父母的依恋是每个孩子的原始本能,因为他觉得在妈妈这里感到安全、温暖,自己单独睡会害怕黑暗、孤单。所以,如果孩子主动要求或轻松同意分床睡,那顺水推舟就可以了。但孩子不情愿还非要勉强他单独睡就会影响孩子的安全感的建立。

3

那么,孩子几岁分床、几岁分房更科学、更合理呢?

美国儿科医生Lane France对于让孩子独立睡眠的建议是:和孩子分床睡的时机,取决于你和宝宝互相是否能适应。可以先从分床做起,如果从出生就开始跟宝宝同床睡,最早可以从4个月大时开始尝试分床。这个区间可以拉得很长,每个家庭每个宝宝都是独特的,没有统一的时间表。

父母不在身边,孩子的恐惧感就会增强。尤其做过噩梦或看过一些恐怖画面的孩子,他们害怕黑暗和孤独,害怕动物甚至害怕想象中的人和事物等等,而这些都是孩子拒绝或不愿独睡的原因。

所以,孩子到底几岁分床,几岁分房的问题,真的不是一个冰冷的数字,或是一概而论的标准所能解决的。

尊重孩子的想法、一切顺其自然、不要逼孩子、不要过于武断,不要严格按“科学”来公式化育儿,这比什么都重要。

所以,对于分床、分房困惑中的家长们,大家可以站在循序渐进、因人而异的角度去看待这个问题,不用操之过急。

这里我提出几点建议,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 循序渐进的“分离”

第一步,分被,不分床:准备漂亮的小被子,鼓励孩子盖自己的被子,让孩子走出分开睡的第一步。

第二步,分床,不分房:在爸妈的大床旁,给孩子安排一张小床。

第三步,分房,不关门:让孩子知道,即使不和爸妈在一个房间睡,妈妈也随时听到你的声音。

第四步,分房,独立睡:鼓励孩子保护自己的隐私,拥有自己的空间,即使害怕或是睡不着,随时可以打开门或是喊妈妈,妈妈是完全能够听得见的。

2.营造熟悉的睡眠环境

一下子让孩子到新的房间单独睡觉,可能会让他们因为陌生而感到不安,妈妈可以将孩子平时玩的玩具布置在房间内,铺上孩子平时用的被褥,有熟悉物品的陪伴可消除孤独感,更利于孩子入睡。

3.举办分房仪式

当孩子同意分房的时候,可以给孩子办一个分房仪式。这个仪式就好像独立日,也可以是某个节日或是生日,告诉他长大了需要拥有自己的房间,有自己的地盘,他是自己世界的国王了,国王要有自己的地方睡觉,这是他权利的一种体现哟!

4.父母睡前的陪伴

孩子在睡觉前,父母尽可能抽出一些时间,与孩子一起看书、讲故事、说说悄悄话,或者给予身体上的按摩来处理孩子的焦虑感,让孩子感觉到父母与自己的距离,只是一面墙而已。对于怕黑或是比较敏感的孩子,家长可以在孩子房间开一盏暖色壁灯,这样可以利于孩子减少对黑暗的恐惧而尽快安心入眠。千万不能因为担心影响睡觉质量或是训练他的胆量,而强迫他必须关灯或必须关门,过于强制只会适得其反。

5.事先约定

父母与孩子做一个约定,给孩子一段逐渐适应分离的过程,并允许孩子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哭闹、抗拒,但也要温柔而坚定的鼓励孩子去完成约定。要让孩子懂得,这属于他成长的一部分,同时,可以约定偶尔的“特殊情况”。

6.不要在经历重要阶段时,强制性分床

尽量别把断奶、入园、入学和分房睡一起进行,以免加重孩子的分离焦虑,需要一样一样进行。

孩子各不相同,我们没有必要在时间上严格设定,顺其自然地去引导即可。充足的安全感会使孩子内心更强大、独立,等孩子心智发展到有独立需要的时候,自然就会独立了。

养育孩子,没有天下皆准的真理。选择适合自己孩子的方法,给予孩子充足的爱与安全感,家长们便会发现,这些都会更利于孩子顺利地与父母分离。或许,在不久的将来,即使我们想拉住孩子,孩子也是不愿意的。

,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