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岁女孩面临器官移植
某大学女生,因为感冒未引起重视,病情恶化住进某医院,当时测血压只有50/30mmHg,左心室扩大接近80mmm,伴气短、紫绀、冷汗、少尿,因病情太重,经多家医院转诊,最后转入北京某医院准备心脏移植治疗,这对于花季的少女真如晴天霹雳。
住院30天,血压依然没有好转,患者的叔叔打听到了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心脏中心在治疗心衰方面颇有疗效,于是家人将患者由北京转诊到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心内一科进行治疗。
“孩子来的时候,手脚冰凉,血压低,心脏扩大厉害,心衰比较严重….”刘坤申教授说患者的病情很严重,对于这么一个年轻的女孩,却要面临死亡。心脏中心应用刘坤申教授的“休养生息”疗法,血压上升、手足变暖,经过半年努力,心脏逐渐缩小,恢复正常。一年后,患者已回到学校继续读书了,心脏恢复正常大小,她也有了以往的活力…
其实,这样的患者还有很多,因为患有严重心衰后生活质量很差,还要常常面临死亡的威胁,而就是这样的“难题”却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心衰研究团队面前,终于有了希望。
攻克世界性心脏疾病难题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病的晚期阶段,是心脏的肌肉或瓣膜结构严重受损或严重功能障碍所致。由于心肌收缩力下降或舒张功能障碍,使心脏不能为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供应足够的血量。这时就会发生各个组织和器官缺血、代谢障碍,同时处于心脏后面的器官就会发生淤血。由于器官缺血,患者感到疲乏无力,由于后向器官淤血,就会发生淤血和水肿。
心力衰竭治愈率低,为心脏病晚期阶段,预后 (预测疾病的可能病程和结局)与恶性肿瘤相似。终末期难治性心力衰竭又是心力衰竭的晚期阶段,更是世界性的难题,死亡率和致残率极高,严重心力衰竭年死亡率高达50%以上。虽然心力衰竭的治疗数十年来取得了重大进展,但仍未能彻底改变其不良的预后。
就是这样的世界性难题,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心衰研究团队,经过两代人的努力,使许多来自全国各地的心衰患者获得了新生。
出奇制胜让患者起死回生
老一代心脏专家刘坤申教授潜心从事心力衰竭方面的研究已经数十年,到如今已经形成了独树一帜的“休养生息”治疗方法。
这样的突破源于几十年前 ,对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抢救的过程。在别无他法的情况下,刘教授大胆使用糖皮质激素最终将患者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当时患者已出现严重呼吸困难、高度水肿、无尿、肾功能障碍病情急剧恶化,血钾也到了危及生命的严重程度,如果不能改善肾功能、改善利尿功能,并有效降低血钾,患者会立即结束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