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书籍中曾记载“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这段话告诫人们要注意懂得忘掉烦恼,而拂去烦恼的工具便是拂尘,因此在道教以及佛教中拂尘都是被作为教派神器来看待的。
可以说,从古至今拂尘都是一个代表着权力和地位象征的东西,那么如此象征为何会出现在太监的手中呢?
受封建思想影响的拂尘从现代人的角度来看,太监是一个低等、毫无尊严的职位,可事实上并不是,太监作为宫廷服务者,直接接触到的是整个社会最高层的人员,在等级森严的皇宫太监也是分三六九等的。
太监这个名词应该都不会陌生,太监最早出现在东汉时期,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太监一开始只是一个职位、并没有被阉割,正是因为没有被阉割,所以皇宫中经常会有一些乱事发生。
皇室为了不旁生枝节,便下令所有太监必须阉割,而被阉割的太监和拂尘几乎是同时出现的。
太监的拂尘一开始也是为了清洁灰尘出现的,皇帝和贵妃在皇宫中游玩时经常会停下歇息,而此时太监就需要用拂尘拂去桌子上以及板凳上的灰尘,方便主子休息。
可之后拂尘却成为了太监地位的象征,最开始等级高的太监手中的拂尘会有一些特别的花纹和贵重的材料点缀,久而久之,便成为了太监彰显身份地位的工具。
可以注意到的是,电视剧中手持拂尘的往往都是皇宫中有头有脸的太监,这也是比较符合史实的,历史上也正是因为太监对拂尘的重视,使拂尘在封建制度影响下作用更加广泛。
慢慢的,拂尘成为了只有高等太监才能拥有的工具,这些太监大都趾高气昂,除了皇帝任何人都不当回事,小太监、小宫女见到大气都不敢喘一下,这些太监甚至还有专门伺候自己的人,待遇极其奢华。
除此之外,让宫中的太监手持拂尘也是皇室的规定,拂尘在道教和佛教中都有着拂去烦恼、驱邪避祟的作用,而这正是封建时期皇亲贵胄们最在意的事情,因此宫中的皇帝和贵妃便会让自己身边最近的人——太监,使用拂尘为自己驱邪避祟。
可尽管如此,太监手中的拂尘和道士手中的拂尘意味还是不同的,太监手中的拂尘多的是清洁以及为皇帝祈福和彰显自身地位,而道教的拂尘却被流传下来当作斩断红尘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