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妈妈留言私信我说,家有晕车娃,空有一颗说走就走的心,却败给了说吐就吐的娃。虽说晕车娃省下了不少出行费用吧(活动半径也就30分钟车程你说省不省钱吧),但爸妈心里的苦实在是无法言说的痛。
闺蜜的孩子快三岁了,因为晕车,这辈子几乎没有坐车去过离家两站地外的地方,偶尔几次不得已跨出了两站地的极限,结局都是无比惨烈的呕吐。就这么极其偶尔的几次出行,也足以给刚买不久的新车留下难以磨灭的独特味道。每次出行不是因为急病送医院,就是因为赴重要约会,这大悲大喜的时刻一旦加上晕车,总是会让局面变得格外狼狈,孩子哭大人急,不堪回首。
难道有个晕车的娃,每次出行都得大悲大喜吗?孩子为什么会晕车?有没有可能改善呢?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这捉摸不定来势汹汹的晕车,到底是个什么鬼。
我的孩子为什么会晕车?简单来说,晕车是因为大脑从身体不同的感官部位(内耳、眼睛和肢体神经)接收到矛盾的信号。比如说,当你在看有高速动作的电影时,你的眼睛感受到运动,但内耳和肢体并没有感到这种运动,大脑便受到了相互矛盾的信号,这时你就会有不舒服的感觉。同样的,当孩子坐在汽车里又看不到外面时,或者孩子在车里盯着玩具绘本在看,他的内耳感受到运动,但是眼睛和肢体并没有相同的感受,这时便有可能出现晕车的症状。
如果有以下情况,可能会加大孩子晕车的概率,或加剧症状。
1.孩子是第一次坐车、坐船或坐飞机。
2.由于路况、天气导致途中非常颠簸。
3.孩子心情过于紧张或激动。
目前我们还无法解释为什么有的孩子容易晕车,有的孩子从不晕车。不过有很多儿时晕车严重的人长大后会有头痛的症状,有人相信儿时晕车是成年后偏头痛的一种早期症状。
不要等孩子哇哇呕吐的时候才意识到他是晕车了。虽然他们很难用语言表达不舒服的感受,还是有许多症状能够帮助我们更早地判断,以便及时应对。
初期症状:脸色发白、出冷汗、没有食欲
中期症状:情绪焦躁、哼哼唧唧甚至哭闹
顶峰症状:做吞咽动作(这时可能已经开始有少量食物返流到嘴里了)、呕吐
有人用极端脱敏的办法——带孩子频繁长时间地乘车,希望达到以毒攻毒的目的。是否有效见仁见智,但至少对孩子和大人都不会是愉快的经历,也许还会给孩子带来对出行的恐惧感。
大部分孩子的晕车症状都并非无可救药,除了以毒攻毒,我们有更好的办法来准备和应对。
- 出行之前:
1.适当进食。过饱或者过饿都会让孩子的肠胃感到压力,行车途中容易晕车。所以在出行前1-2个小时一定让孩子吃一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安抚好肠胃。
2.对于2岁以上的孩子,咨询医生之后可以提前吃适量的防晕车药。注意用药剂量和具体服用时间。
- 行车途中:
1.保持适当的车内温度。不要太热不要太热不要太热!要记住安全座椅里的温度一定比驾驶座上要高,所以不要给孩子穿太多衣服,还可以准备一个小电风扇送去凉风习习。
2.注意补充水分。水分摄入不足容易造成恶心头晕,适当及时补充水分能让孩子有更舒服的状态。
3.遮挡直射光线。过强的阳光直射进车内,可能会让孩子视觉上感到不舒服,增加晕车的概率,因此用遮光板适当遮挡会很有帮助。
4.调节好安全座椅的位置和高度。从避免晕车的角度来说,最好让孩子坐在后排座椅的中间,并且升高座椅高度,让孩子能够从前方和两侧都有机会看到车外移动的景象。安全座椅反向安装时更容易造成孩子晕车,所以如果到达一定年龄并且晕车可能性大的孩子,可以考虑正向安装安全座椅。当然,安全座椅最大的作用依然是保障安全,两相权衡之后选择合适的角度和位置才好。
5.不要给孩子带绘本在车上读,也不要让孩子在车上看手机或者iPad,这都会让他们更容易晕车。好听有趣的音频是更好的选择,例如儿歌、故事甚至动画片的原声带等等。
6.保持车内空气新鲜。尤其避免在车里吸烟或携带味道浓烈的物品(例如韭菜馅包子之类的)。
7.平稳开车。避开路况差、交通拥堵的路段,因为颠簸和频繁刹车都会让孩子更容易晕车。如果途径山路,路途中有许多转弯,也很容易让孩子觉得不舒服,尽量慢速过弯,保持行车的平稳。
8.安排停车休息。带着晕车娃出门,提前做好休息计划是很有必要的。不管孩子当时有没有晕车,时常停下来休息一下,让孩子下车走走,都会让晕车的概率大大降低。
9.尽量在孩子睡觉的时候开车出行。一般来说,睡着的时候发生晕车的可能性更低一些。
10.佩戴防晕车手环。这种手环在手腕内侧有一个圆形凸起,据说原理是通过按压腕部穴位降低晕车的可能性。目前的确没有充分的科学证据表明这种手环是普遍有效的,但也许是出于心理作用,的确有一部分人在实际使用中发现手环有效。考虑到手环本身不会带来毒副作用,所以不妨一试。
- 发生晕车症状时
如果孩子出现晕车的初期症状,例如脸色发白、出冷汗等,可以尝试以下方法将晕车扼*在摇篮里。
1.给孩子一些气味清爽的物品闻一闻,例如薄荷和薰衣草的气味。
2.建议孩子跟你一起玩“看远处”的游戏。找一个车外较远的物体,和孩子一起观察、甚至一起编个故事,有可能缓解症状。
如果孩子出现晕车的中期症状,例如情绪焦躁、哼哼唧唧甚至哭闹,你需要下面的办法尽量控制事态发展。
1.准备一个冰袋或者凉毛巾,敷在孩子的额头或者脖子后方。
2.稍微开一点窗户,让新鲜空气缓解车内的沉闷。尤其是在冬天,稍稍透一点冷风进来,就能让孩子感觉好很多。
3.闻或者吃一点姜。有充分的研究表明,姜能够很好地缓解晕车,因为它能够减缓胃蠕动,从而减轻呕吐感。但是,对于孩子合适的使用剂量目前依然不明确。所以谨慎起见,对年龄稍大的孩子少量使用较为稳妥。
4.开始寻找最近的休息点,最好是能让孩子下来走动的高速休息站或路边餐厅等地方。在晕车症状变得更严重之前,及时让孩子下车休息放松,等症状减轻后再重新上路。
如果孩子已经到达了晕车顶峰状态,做吞咽动作(这时可能已经开始有少量食物返流到嘴里了)甚至呕吐,这时候能做的不多,尽量让场面不那么难看即可。
1.如果发现孩子开始做吞咽动作,很有可能马上就会呕吐,条件允许的话请立即停车,让孩子下车走动,也许能够在最后时刻挽回局面。
如果条件不允许的话请拿出塑料袋或者带盖子的容器(例如特百惠的储物盒),给孩子准备一个舒适的呕吐环境,当然也是给大人减轻后续清扫难度。
切记,如果条件不允许停车的话(尤其在高速公路上或者夜间行车时),千万不要因为担心弄脏车里而让孩子下车或者打开窗户往外吐,于人于己都是安全大忌。
2.如果呕吐在所难免,在孩子吐完之后,你需要做的是确认没有呕吐物残留在口腔里、安抚孩子、更换干净衣物并让孩子喝一些清水避免脱水。在这个时候,任何的不耐烦、抱怨甚至指责都毫无价值。
记住,晕车最坏的结果对你来说也只是打扫卫生的问题,对孩子来说却是实实在在身体和心理上的极度不适。
世界这么大,带孩子去看看是件好事。当你努力工作精打细算终于扫清出行路上的金钱障碍时,却无奈地在晕车这个小怪面前败下阵来,实在是心有不甘。然而聪明如你,看完这篇之后一定能笑着说,晕车娃也能上路!
【END】
作者萌芽,学龄前家庭教育品牌【小芽启萌】创始人,全球婚姻疗法和情绪训练权威机构约翰戈尔曼的首位中国实习治疗师。 公众号萌芽研究所BUD(ID:myyjs_bud)专注于早教启蒙和亲子沟通,是百万妈妈信赖的育儿号。
如果这篇文章对你有所帮助,欢迎转发、评论或点赞~
如果想学习更多轻松育儿小知识,欢迎观看抖音【优陪亲子早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