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了,是否要到校长家送礼?送多少?几百?几千?老师犯愁了!
过年了,某老师,有个疑问:能否到校长家走一走、串串门儿呢?说穿了,就是给校长表示一下,送点儿礼物。听说学校里获得优秀、经常拿个先进证书的老师、外出讲课的老师……都到校长家里走动一下,我去还是不去呢?去的话拿多少钱呢?看图:
是否给校长送礼?老师犯难了
该老师遇到困难了,到底该怎么办?马上就要过年,咋办呢?犯难了!
我们学校也有此类情况,有个别老师,过年的时候,到校长家里去坐一坐,送个卡、送点年货,或者送点土特产……都有校长夫人收起来,校长一般不会收的。且在放假大会上,校长在讲台上,大讲特讲:廉洁奉公,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听话的老师自然就不给校长送礼了,校长已经讲得很清楚了!别撞枪口上!当然,有的老师铁定了心要给校长送礼,不送礼,老师心里不踏实;送完礼之后,悬着的心才落地!
至于某些老师升职称,获得先进、取得进步……除去自身努力之外,给校长送礼也能一些作用,不是说一点儿作用也没有!
为何该老师给校长送礼有顾虑?
一是给校长送礼就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所以,该老师想进步,哪些方面需要进步?1是考核的优秀,2是先进证书,3是外出讲课机会。这些名额最终关联到晋升职称,或许还需要提拔一下!以上这些情况需要校长拉一把。要知道,校长拉一把,不是白拉一把的!怎么算拉一把呢?校长关键时候给你出力了,老师的需求满足了!加上听说有的老师确实到校长家里表示之后,得到了好处!
所以,一定要到校长家里走一走,不走不踏实;一走,心里就踏实了!该老师为何不放心?不走,自己的诉求,自己的目标就达不到,说明该环节缺少不得!
二是教师工作中总有些不顺利,为何不顺利?思前想后,辗转反侧,哪里是短板?为何火箭班、重点班没有安排我呢?为何总安排其他老师呢?总结出的结论:自己工作没到位,情商不达标!怎么达标?过年的时候,到校长家里走一下……就达标了?那些实现自己目标的老师都有这样的常规操作。
三是领导喜好是什么?是喜好钱?还是喜好东西?送钱送多少呢?几百,几千?送东西送什么呢?真是犯难!甭管什么,都要送。如果不送,校长会放在心里。有句话:记住不送的,记不住送的。一旦没送,校长就记住你了。为何?送的人多,谁送的,送的什么,难以记住……这个关系非常微妙,需要认真揣摩,才能明白!
送还是不送?送多少呢?
网友说:
网友一:我们学校年龄大的老师都不送!这几年,刚工作的年轻老师不得了,都送!为啥说送?从平时的一些小事,就可以看出来的……
网友二:要靠本事吃饭!别活在别人的阴影下。靠送礼,巴结领导,那是小人得志!不过,往往小人会得志!
网友三:领导曾经说:“你就不知道年轻人给我送的啥?当然,我是不会收的”!言外之意,年轻人送的东西,已经超过了领导的想象!不过,谁送过礼,谁没送过礼,平时表现立马看出来……
怎么办?
一是如果家里东西多,堆在家里消化不了,最终也是烂掉,浪费了,那就不如送去!送给校长毕竟比浪费了要强!如果没多少东西,经济条件也差,再买东西还得花钱,工资又不高,也不情愿,那就不要送!为何?别给自己添堵!过年了,要给做让自己高兴起来的事,不高兴的绝对不做!不高兴,心里疙疙瘩瘩的,年也过不好!因为接下来一年的心情,就指望着这几天了!
二是斟酌一下:哪方面有作用?能关照自己吗?还是送了白送?如果白送的话,那就不送!如果送了,确实起作用,那就送!当然,作用还需时间来考验,就送一年试一下,看看接下来的情况。最多连送三年,叫做:再一再二,不再三!三年还不起作用,真不能送了!白白浪费掉了!做无用功了!这种事情不能做,脏情绪!再说,三年之后,校长可能调走啦……
三是送与不送,别成为思想负担。如果今年送了,明年不送,心里可能顺畅,会成为送礼的习惯,给自己造成很多不方便!很多校长的坏毛病,就是让一些教师惯起来的!不给他送,他还不乐意,还撅着嘴甩脸子。
有的校长非常清廉,特别讲正气,送去了人家也不接受,还会退回来!家属也不接受。所以,不送,清清白白,专心致志,聚精会神做好自己的工作,不想这些事,这如此,轻松上阵,更容易出教学成绩。
总之,按照道理讲:校长是给老师服务的,怎么服务?校长给一线教师送礼才是服务!逢年过节给老是发福利算是一个行动,如果某老师品德好,干劲足,校长一定会给某老师表示一下。哪里有一线老师给校长送礼的道理?
给老师送礼才是正途
如果老师给校长送,就成了不讲道理了!但愿不久的将来,能够实现校长给老师送礼的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