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衣服入手,满心欢喜准备上身,却被一股异味 “劝退”,这是咋回事呢?其实,新衣服有异味,背后有着复杂的成因。
在新衣服的生产过程中,为了让衣物呈现出理想的状态,各类化学助剂纷纷 “登场”,而它们就是异味的常见源头。以甲醛为例,它堪称服装界的 “多面手”,常被用于防皱、防缩和防腐处理 。纯棉材质的衣物容易起皱,甲醛能与棉纤维分子交联结合,让衣物变得挺括有型 。像一些印花 T 恤,在印刷图案时,甲醛也作为助剂来助力 。但如果处理过程不够精细,甲醛就会残留在衣物上,释放出刺鼻气味 。我国对衣物甲醛含量有着明确标准,A 类婴幼儿用品甲醛含量须低于 20 毫克 / 千克,B 类直接接触皮肤产品要低于 75 毫克 / 千克,C 类非直接接触皮肤产品需低于 300 毫克 / 千克 。
除了甲醛,衣物染色环节也会引入异味 。染料中的化学物质,如偶氮染料、芳香胺类化合物等,若未充分固色或清洗干净,会让衣服散发难闻气味 。有些衣服为了增强色牢度,会使用含甲醛的固色剂,这无疑又增加了异味的可能性 。而且,在纺织过程中,机器运转需要润滑油,若油脂处理不当,汽油味就会附着在布料上 。在裁剪、缝制环节,机器的机油也可能沾染到衣物上,留下异味 。
新衣服从工厂到消费者手中,要经历储存和运输过程,这期间的环境因素也可能给衣服带来异味 。如果仓库通风不佳、潮湿,衣物容易滋生霉菌 。霉菌在生长过程中会产生代谢产物,这些物质会散发出霉味 。特别是在南方的梅雨季节,若储存条件不好,衣服就更容易染上这种味道 。
另外,运输过程中,衣服可能与其他有异味的物品混装 。比如,与散发汽油味、油漆味的货物放置在一起,衣物具有吸附性,就会吸收这些异味 。曾有消费者反映,新买的衣服有汽油味,很可能就是在运输途中被污染了 。
不同材质的衣服,也可能自带独特气味 。天然纤维如羊毛、羊绒,本身就有淡淡的动物毛发味 。这是因为这类纤维在加工过程中,虽然经过清洗、消毒等步骤,但仍会残留一些原本的气味 。而一些合成纤维,像聚酯纤维、腈纶等,在合成过程中使用的化学原料,可能会让衣物带有塑料味或化学药剂味 。特别是质量较差的合成纤维衣物,这种异味可能更明显 。
新衣服上的异味,可不只是影响嗅觉体验,还可能威胁健康 。甲醛是一级致癌物,长期接触,会刺激呼吸道黏膜,引发咳嗽、气喘等症状,还可能导致皮肤过敏、瘙痒 。染料中的有害物质,如偶氮染料,被皮肤吸收后,可能与人体分泌物质发生生化反应,形成致癌芳香胺 。对于孕妇、儿童、老人等敏感人群,新衣服异味的危害更大 。孕妇长期接触有异味的衣服,可能影响胎儿发育;儿童皮肤娇嫩,易受异味刺激引发过敏;老人身体机能下降,对异味的抵抗力较弱 。
新衣服有异味,是生产加工、储存运输、材质本身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为了健康着想,新衣服买回来后,别着急穿,先清洗、晾晒,让异味消散 。你在买新衣服时,遇到过哪些奇怪的异味呢?欢迎在评论区分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