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回到《如何处理婆媳关系这个世界难题》课堂。今天是第七课。我是何盈盈老师。
即使你现在单身,但是婆媳相处也是未来大多会面对的问题。所以不管你现在有没有结婚、有没有婆婆,你都可以从我今天讲的内容里去学习、思考怎样成为一个既不会委屈自己、也能够婚姻美满的合格儿媳。今天的内容是用六招魔法成为合格的儿媳。
什么是合格儿媳呢?合格儿媳懂得平衡自己跟家庭之间的关系,她既可以尽到对家庭的责任,又能够照顾自己的需求。所以做合格儿媳不是叫你委曲求全。然而现实是女人长大以后,婆婆是除了妈妈之外最长相处的女性长辈,但是结婚前通常没什么机会去练习、摸索出方法,根本什么都不懂,结了婚就得立刻上阵,缺乏经验的结果导致儿媳常常做得不是太多就是太少。
我现在讲两个现成的例子。珊珊是过了35岁才嫁给大明,对得来不易的婚姻她很珍惜,所以一结婚,她就下定决心要当个完美的儿媳妇。标准定得很高,她完全把自己给丢了,配合婆婆一切的要求,立志要让全世界都称赞。住在一起,婆媳难免有摩擦,但她从来不敢说什么,所有的委屈全往肚里吞,整天躲在房里哭。结婚才一年,看起来好像老了五岁。而丽丽是个海归的硕士,对从老家来带孩子的婆婆,总是处在一种我才不会让你欺负我的备战状态,她浑身是刺,看婆婆不顺眼,每天注意婆婆的一举一动,要把婆婆说的话都往心里去。每天在家就跟打仗一样累。当儿媳这件事不容易,珊珊跟丽丽一个太过,一个不及,两个都不合格。自己辛苦,她们的婚姻也摇摇欲坠。所以我现在就来告诉你要通过儿媳这个考验的魔法六招。
第一招,表现尊重。当合格儿媳的第一招就是要尊重婆婆。可能有人听到这,会恨得牙痒痒地说:“凭什么啊?她可从来没尊重过我。”你的委屈与气愤我一清二楚。所以我告诉你个小秘诀,尊重婆婆就是要把婆婆当外人。你就把婆婆想成家族中一个长辈或隔壁住了几十年的大婶。婆媳跟母女根本就是两回事。你如果在心里当婆婆是外人,和婆婆相处的时候,你就不会有过多的情绪反应,也不会过分在意她的一言一行。这个,用心理学的术语来说就是保持人际界限,你们才能互动愉快。不管你喜不喜欢婆婆,掌握好相处的界限,给她一般你会给长辈应有的尊重就可以了。即使你对家里的事情已经有了主意,但在表面上还是可以争取一下婆婆的意见,让她有参与感。当然,她说的你也不用全部采纳,但是至少耐心、专心地听她说完,然后再适度有礼貌地回应。
试想,如果隔壁的大婶来给你提一些照顾孩子的意见,你一定是很有礼貌地听,听完以后还会说:“谢谢你啊大婶。”你绝对不可能拉下脸来说:“哎呀,你管那么多干嘛?”毕竟长辈活得长、看得多,也许她的意见还是有可以给你参考的地方。我们对待自己的妈妈经常会“窝里横”,比如你自己的妈妈腰疼吃些来路不明的药,你肯定说她,没知识,如果她不听,你会觉得生气地叫喊,说她不相信我,反正你跟自己的妈妈怎么吵都可以。但是如果是外人,像隔壁大婶,你绝对不会去训斥隔壁大婶,你跟她说话的时候不会急也不会生气,反而会好声好气地哄她说:“大婶你别乱吃药,吃出毛病怎么办呢?不舒服的话还是要去看医生。”所以隔壁的大婶常常会觉得你特温柔、特有耐心,甚至还会说“你是我媳妇就好了”这样的话。但是如果你去问自己的妈妈,她肯定说你脾气坏得很。所以心态上把婆婆当个外人能给彼此一个适当的空间。尊重她的年纪带来的生活智慧,会比你只是因为她是婆婆这个身份就要求自己捧着她,或是看她做什么都不顺眼来的自然。这样相处起来,你的心情会轻松很多。
第二招,降低期待。孝顺是顶大帽子,常常压着儿媳喘不过气来,好像一定要亲如母女才是合格的儿媳。其实母女关系跟婆媳关系绝对不同,所以你不要有一些不切实际的幻想,用跟妈妈相处的标准来处理你跟婆婆的关系。你要求自己把婆婆当成妈妈和要求你婆婆像妈妈一样爱你、疼你,都是彼此勉强的,所以合格儿媳的第二招就是降低期待。
很多女人从心里期待婆婆能成为自己第二个妈,也因此常常抱怨婆婆偏心,不把自己当亲生的,而偏疼小姑、偏向着儿子。可这是理所当然的嘛。抱着不切实际的期待是注定会失望的,你只要把期待降低会活得轻松很多。话说回来,你也不是为了婆婆而活的,婆婆不该是你婚姻生活里的重心。她的赞美不是你努力追求的一切目标。如果你随时观察婆婆的一举一动,什么事都放心里面,什么事都记得牢牢的,每天在揣摩,婆婆的想法。那你实在是活的太累了。
第三招,帮做家务。儿子是女人的心头宝。不管你老公现在多大了,婆婆都会希望儿媳能够照顾好自己的宝贝儿子。这个其实就是婆媳问题的关键点,女人认为老公是男人,婆婆认为你的老公是个小孩。既然是小孩,婆婆就希望儿媳能在家务事上能干一点,不要让自己的宝贝儿子甚至孙子饿着了冻着了。但现在女人是工作家庭两头忙,家务事能免则免,叫外卖啦,请阿姨呀,这些都难免。有些婆婆也会帮着儿子跟媳妇做家务。尤其有了小孩以后,婆婆简直就成了免费的保姆。虽说婆婆带孙心里也开心,她也愿意做做家务、来照顾家人,但是她心底里一定还是希望儿媳在家务上勤快一点。所以如果总是让婆婆来煮饭、洗衣服、带孩子,有的婆婆当然很容易累积些不满的情绪。因此第三招就是做儿媳的,不管你擅不擅长,尽量尝试做一点家务很重要,毕竟这是你的家,小孩跟家务事是你和老公的责任,每天下班以后跟老公一起做些家务事。同住一个屋檐下,也许厨房真的容不下两个女人,但是如果你从简单的打扫卫生、洗碗做起,婆婆也会因你主动分担家务,而感到很开心。如果你真的太忙需要婆婆帮忙,那你就嘴甜一点,说声“妈你辛苦啦”,凡事多表达感谢,每个月给她点零用钱或者给婆婆买点她喜欢吃的、用的。这样婆婆不仅愿意帮忙,而且还会帮得很开心。那你岂不是乐得轻松吗?
第四招,没事陪聊。要做个被婆婆疼的可爱儿媳,其实不用累死自己,做牛做马做到满头大汗,还被嫌。你只要记得一件事,对老人给吃给喝、花大钱送花、出国游、买名牌给她,还不如花点时间陪她,特别是做到陪她聊天这一件事情,你的婆媳关系就稳了。
但是切记,婆婆需要特殊待遇,跟婆婆聊天和跟其他人聊天不一样。聊天时你要做到,七成听、三成应、一点问候。有些婆婆就是会摆婆婆的样子,没事喜欢挫挫媳妇的锐气,展示一下权力,宣示一下自己的地位。要破解这个难题你不是逃走,而是要正面迎击。正面陪他聊天,微笑、专心地听她讲,适时回应一些,然后再加上一点问候,让她觉得你是以婆婆为尊,不是要抢她的地盘。所以没事陪婆婆聊天,如果你可以做到这点,那你就是家中的实权人物,同时又让婆婆感觉在这个家、这个舞台,她是主角。
第五招,嘘寒问暖。如果你和婆婆住在一起的话,你看到她就问候两句;如果没住在一起呢,你想到就发个短信或打个电话问候她,特别是季节变化的时候,像现在天气开始冷了,嘘寒问暖更是不能少。为什么呢?问候她身体健康是最十拿九稳的话题。
要让婆婆觉得你真的是关心她、在乎她。你就算把短信的内容存起来,每次都发大同小异的内容都好,记:问太多,她觉得你是在审问她;问太少,她觉得你把她当空气;问候刚刚好就足矣。比如你可以说,啊,上回你说去看大夫,大夫怎么说啦?你上次那个报告后来怎么样啊?你腿现在都还好吧?你走路小心点,别跌了,天气冷了要帮你添置什么吗?这些话你讲起来既不费力,听起来也很无形。千万不要你一问她一答,你就用力地继续追问下去,你怎么不去看医生?你怎么不挂特别号啊?你怎么不吃什么?你怎么不用那个?你怎么不多看几家医院哪······别忘了你的问候是让她知道你在乎她,把她放心上,而不是逼她给你一个什么交代。
当然还有,别忘了周末和逢年过节,不管什么节,就算你不回去,也要打个电话问候一下,而且得由你来打这个电话,开个头问候祝福一下,后头就交给老公讲多久都好。婆婆接到媳妇主动打来的电话,总是感觉自己是被尊重的。总之,问候这件事贵精不贵多。
最后一招,第六招,别放心上。这个其实很重要,左脚都快绊到右脚了,婆媳如果没有冲突,那才是奇怪。现在人都很有自己的主张,跟婆婆意见不合的时候,有些儿媳一时忍不住就会选择正面对抗,但是也因此把场面搞得很僵。我的看法是,跟婆婆辩论是吃力不讨好的,就算你拿出所有的专业数据证明她错了,婆婆就算嘴巴不说,心里还是不服,肯定会有疙瘩,这个是安全感问题。她面子上下不来,你证明她错了,她当然是觉得心里不高兴,她怎么还会对你好呢?所以跟婆婆辩论,损人不利己,你自己也不开心,她也不高兴,还两个人一直弄得很僵。
如果你觉得婆媳间讨论的问题真的太重要了,人命关天,那你就要等你老公回来,两人商量好怎么去跟婆婆沟通,千万不要你自己跟她在一起的时候就单挑起来了,起了冲突。就算捧捧场,你不高兴,你要做的也应该是一笑置之,或不正面回应。这样不但不会让你们两个吵到面红耳赤,两人都下不了台,反而可以显出你大气、情商高。
婆婆不是你婚姻的重点,所以不需要把精力都放在她身上,你不用去跟她抗争,也不用试图去改变她。如果你们婆媳合得来呢,很幸福,恭喜你;但是如果你们的个性真的不合,那也没办法勉强,那就互相尊重,保持界限,维持空间。自古婆媳相处不来的这么多,真的也不差你一个。所以有什么不愉快,那就学会健忘一点,别放心上。假如你一遍又一遍地在脑海里重播那些不愉快,只会让你更不开心一些。而且其实有时候冲突只是小误会,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事。如果你跟你自己的父母抱怨,你的父母一定是心疼女儿,一旦听到亲家母欺负自己的闺女了,两边的家庭战争就有可能一发不可收拾。所以学习适度的包容,大事化小,小事化无,凡事别往心里去,你才不会把家里搞成战场,你的婚姻才能长长久久。
今天我跟你讲的是要成为合格儿媳的六招魔法。我再强调一次,合格儿媳不是累死自己、委屈自己,但是也不用跟婆婆闹矛盾,甚至闹得不可开交。我教你的这六招就是去平衡你自己的需要跟做儿媳的责任。在生活中运用这六招表现尊重、降低期待、帮做家务、没事陪聊、嘘寒问暖、别放心上,你就可以既不委屈自己,也能跟婆婆相处得愉快。
今天的作业是,请你拿张纸把这六招写下来,自己评分,如果满分是十分的话,给自己打打分数,看这六招里你各做到几分,再想一想你还可以怎么样做得更好,把分数提升一些。一点点的提升,一点点的进步,这样就够了。
今天我就讲到这里。我们明天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