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劲是太极拳的一大特色,是周身“一动无有不动“的体现,是太极拳水平高低的一大指标,看一个人的太极拳打得好不好,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看他是否能打出整劲。
怎么样才能练出整劲呢?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以腰为轴。打拳时周身作螺旋缠绕运动,运动的核心在丹田,丹田也就是腰部,所以说“刻刻留意在腰间”、“腰如车轴”。以腰为主宰,通过腰部的运动带动躯干和上肢的运动,使周身上下相随而不零乱,全身运动不离腰间,身体是整的,这样发出来的劲才可能是整劲。
第二、外三合。所谓外三合,是指身体的三对部位遥相呼应,合住劲,具体说就是肩与胯合,肘与膝合,手与脚合。外三合从外部形态上保证了身体各个部位组成一个相互照应的整体,发劲时这个整体不被破坏,不散不乱,就可以发出整劲。
第三、根梢连动。练拳要明三节,即根节、中节、梢节,打拳时三节的关系是:梢节领,中梢随,根节摧,这样三节连动,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发出的劲就是整劲。需要注意的是,根节、中节和梢节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固定的,比如在肘、腕、指三节中,指为梢,腕为中,肘为根,而在肩、肘、腕三节中,肩为根,肘为中,腕为梢。我们常说打拳要节节贯穿,就是要明三节,三节与三节之间的连结要顺畅。
第四、要松透。练太极拳要松,而且要松透,要练出整劲来,更离不开松,为什么这么讲呢?我们知道,太极拳劲起于脚,发于腿,主宰于腰,传于肩背,形于指。可见,劲力从脚到手,中间要经过腿,腰,背个肩,肘,腕等诸多部位,如果这些部位是松的,劲力的传输就顺畅,脚是什么样的劲传到手上就是什么样的劲,手和脚是相呼应的,这种劲就是整的。反之,如果这些部位是紧的,脚上的劲传不到手上,或者在传输中丢掉了一部分,手和脚就散了,劲就不是整的。所以,要想练整劲,一定要练松,而且一定要往深里练,要松透。
第五、由内向外发放。太极拳讲究“八面支撑”,是哪八面?上下,前后,左右,还有就是内外,前六面算是用肉眼看得清的,而后两个则是看不到的,而恰恰是这两个看不到的,却是太极拳最为核心的。太极拳的劲一定要由内向外发,也就是由丹田向外崩,练会了由内而外发劲,再加上前面讲的几条外形上的保证,整劲基本上也就出来了。
第六、内三合。什么是内三合呢?就是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简单说,内三合是精气神与劲力的完美融合。有了内三合,太极拳才饱满浑厚,整劲也会更有底蕴。大凡牵扯到神意气的东西都不太好描述,很多人都云里雾里的,以后再专门写一篇内三合的文章吧,这里就不多讲了。
祝大家学有收获,练出整劲!也欢迎大家提出自己的练习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