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介绍
· 陈波燕
· 中共党员,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针灸推拿科主治中医师
· 擅长以中医为特色(中药内服、外敷、针刺、艾灸、火针、埋线、放血、小儿推拿等)治疗脊柱及其相关疾病、四肢筋伤、内外妇儿疾病及亚健康的调理等。
· 【出诊时间】
骨伤科分院:周四、周日全天
嘴唇干燥发生的原因有两种:缺少维生素,缺少水分。
其中多见的成因有,很多人嘴唇干燥不舒服,会下意识地舔唇,谁知道,往往越舔越干,越干越舔,使口唇周围皮肤粗糙变厚,甚至嘴唇肿胀,形成医学上的“舌舔皮炎”“慢性唇炎”。其次还有使用廉价劣质唇膏、做防晒保护时忘记嘴唇、过多使用不脱色唇膏,又或者是经常嘴唇上残留牙膏,残留在嘴唇上的牙膏会夺去宝贵和稀少的油脂和水分,造成嘴唇干裂。
以上这些因素都容易导致嘴唇干燥。嘴唇干燥伴随者有干燥脱皮及嘴唇颜色黯哑现象。
中医认识
嘴唇干燥,中医叫唇风,唇风又叫“驴嘴风”,主要表现为嘴唇干燥、皲裂、有纵沟纹或裂沟、脱屑、出血、疼痛等症状而久治不愈,有时还会伴有真菌感染,形成假膜且不易揭去,表现为红肿、糜烂等症状。《黄帝内经》里记载:“脾气开于口,其华在唇”。说明了嘴唇与脾胃关系密切,嘴唇的种种异常症状说明了脾胃功能的失调。一般而言,唇风有以下3个常见病机:
1、风火湿热,外犯唇口
足阳明胃经环唇挟口。如果胃经蕴热,加上受到风邪侵袭,以致风火相搏,就会循经上犯,结于嘴唇,出现口唇干燥。
2、阴虚血燥,唇口失养
如果脏腑火热内蕴,日久就会耗伤津液,以致胃阴不足,津不上承,嘴唇就会失养。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体渴”,身体渴了,不光皮肤会干燥发痒,嘴唇也是。
3、生化不足,唇口失养
“脾气开于口,其华在唇”,脾胃为后天之本,若脾胃虚弱,运化失职,不能生化气血,并上达至唇口,唇口就会失养,出现口唇干燥。
嘴唇与经络的关系
《黄帝内经灵枢·经脉》上如是描述胃经:“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之交頞(读作è,意为鼻梁、鼻根、眉心)中,旁纳太阳之脉,下循鼻外,入上齿中,还出夹口,环唇,下交承浆……”
对于日常容易嘴唇干燥的患者
陈医生推荐一些穴位
日常可以多按揉自我调理
一、风火湿热,嘴唇干燥者,可以取地仓穴、内庭穴、大都穴。
地仓穴
定位:属足阳明胃经,在面部,口角外侧,上直瞳孔。
功效:舒筋活络,活血化瘀。
操作:双手食指交替按揉地仓穴,3-5分钟,局部酸胀为宜。
内庭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