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养青蟹最成功方法,养青蟹的方法教学

首页 > 生活 > 作者:YD1662025-04-12 23:01:22

暖春回归,气温飙升,螃蟹完成了第一次蜕壳,即将进入第二次蜕壳阶段,面对连续突破30℃的天气,蟹塘管理必须打起十二分精神。在养蟹达人史团结这里,螃蟹管理多亏了他的两项发明。

塘养青蟹最成功方法,养青蟹的方法教学(1)

来到永胜圩内的现代农业产业园,皮肤黝黑的史团结,正撑着小船近距离观察螃蟹蜕壳情况。塘里蟹壳成堆,表明螃蟹蜕壳情况很好,螃蟹已成功度过了生长中的一道关卡,起到关键保护作用的,是史团结的发明专利——螃蟹智能养殖箱。与传统蟹塘不同的是,这方蟹塘里布满了网格箱。不到一立方米的空间里,设置4层共50多个螃蟹洞穴,网箱底层铺设了一块窗纱做成的人工食台,周围安装着“水下智能眼”。螃蟹天生领地意识强,又爱钻洞,对它们来说,养殖箱就“别墅楼”,每只螃蟹都能有自己的“居室”,饿了,就爬到食台上进食,吃饱了,就回洞穴休息。

塘养青蟹最成功方法,养青蟹的方法教学(2)

因为螃蟹白天都在水底,按照传统的养殖模式,二月投苗以后,要到十月起蟹,养殖户才能心里有数。而通过智能养殖箱,螃蟹生长情况一目了然,从而能合理安排喂食、精准调控水质、适时栽种水草,既节约了成本,又便于管理。根据实验数据,史团结预估智能养殖箱里的螃蟹成活率能达到70%,实现了传统养殖模式产出的数倍增长。更重要的是,螃蟹品质也有了保障。而且因为智能养殖箱,螃蟹养殖密度也提升了:

螃蟹智能养殖箱模式:1亩投放量≈100只箱×50只螃蟹/箱

传统养殖模式:1亩投放量≈1000只螃蟹

塘养青蟹最成功方法,养青蟹的方法教学(3)

目前,高淳区的螃蟹养殖面积达20多万亩,但还是以传统养殖模式为主。为了便于推广,史团结带来了他的另一个发明专利——“水下长城”。“水下长城”模式与智能养殖箱的原理类似,将养蟹养殖区与生态涵养区分开,进行数据化、可视化养殖。一块块多孔砖围成螃蟹们的“防护墙”,螃蟹在砖块孔洞内安家和躲避天敌、在中央圈内进食和玩耍,周围空出的水面主要用于内外水*换,进一步净化水质。40多亩的蟹塘里被划分成六片水域,一共可以投放一万多只螃蟹,一亩仅需增加几千元的设施成本。

塘养青蟹最成功方法,养青蟹的方法教学(4)

首页 12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