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日照6月12日讯 拟穴青蟹又称青蟹,是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经济海水蟹类,市场前景广阔,但苗种繁育难以满足市场需求。日照市海洋与渔业研究院与中国水产科学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合力攻关,在北方地区首次成功实现拟穴青蟹全人工苗种的规模化扩繁。
日前,在日照市海洋与渔业研究院苗种生产繁育车间,负责拟穴青蟹人工繁育的工作人员正在查看苗种质量。
日照市海洋与渔业研究院海洋科学研究中心主任 李媛媛:青蟹苗种的繁育目前主要存在以下三个瓶颈,首先是抱卵蟹的培育比较困难,抱卵蟹难获得;第二个是幼体管理存在瓶颈,变态率低;第三是苗种自相残*严重,出苗率比较低。目前我国青蟹养殖过程中的苗种主要来自捕捞的野生苗种。野生苗种的数量难以保证,质量也难以保证,而且容易携带病源。人工苗种目前占整体青蟹养殖苗种需求量的不足百分之五。
苗种是青蟹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今年3月,依托国家级虾蟹产业技术体系岗站合作平台,市海洋与渔业研究院与中国水产科学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合作,以青蟹产业为重点,共同开展科研攻关。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副研究员 王伟:因为我们日照地区是我们国家水产苗种供应一个很大的地区,发挥我们各自在产业和科研方面的优势,在山东地区首次开展拟穴青蟹苗种的规模化繁育。
3月13日,首批青蟹亲体运抵市海洋与渔业研究院。
日照市海洋与渔业研究院海洋科学研究中心主任 李媛媛:我们经过多次试验,分别从水质、温度、盐度、饵料等方面,对种蟹培育进行各种探索,集成了一套简单高效,并且成本比较低的种蟹管理方法,达到了三批种蟹均顺利抱卵,抱卵率超过40%。
在攻关过程中,科研团队克服了诸多困难,今年5月初,全人工苗种扩繁取得重大突破,培育的二期仔蟹苗种体格健壮、活力强、成活率高,主要销往盐城、南通等地,投放池塘后第2天就成功蜕壳,打破了养殖户对全人工苗种入塘成活率低的固有观念。目前已经与河北、辽宁、江苏等地客户建立联系。
日照市海洋与渔业研究院海洋科学研究中心主任 李媛媛:基本摸清了适宜青蟹幼体培育的水质水温等基本情况,优化集成了一套适用于北方地区的青蟹幼体管理技术,成本低、节省劳动力、操作简便。出池销售时,实测每立方水体仔蟹密度超过5000只。
此次联合科研攻关,实现首批单只亲本成功繁育拟穴青蟹大眼幼体超30万只;培育二期仔蟹苗种30万只,体现了国家虾蟹产业技术体系岗站联动,产研协同创新的叠加效应。
日照市海洋发展局渔业发展科科长 翟羽佳:青蟹是继石斑鱼、海马之后,我市尝试引进的繁育新品种,实现青蟹人工规模化繁育,是南苗北育模式的又一次成功突破,进一步丰富了种业繁育品种,优化了海水养殖结构,对促进海洋渔业提质增效具有重要意义。 (记者:商光锋 申亚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