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国家喊你减肥」这一话题在各大平台上热议,如何挑选出适合自己减肥的「饮食法」自然成了大家最关心的话题,尤其是当前瘦身大法处于「大乱斗」的局面——
「16 8」、生酮,甚至「液断」、「全素食」、「只吃鸡蛋」、「断碳」……各种科学的、不科学的饮食法鱼龙混杂。
今天丁香医生在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健康生活方式医学中心指导下,看看各种饮食减肥法到底靠不靠谱。
最火的「16 8」轻断食
是否断食需经医生综合评估
轻断食全名间歇性能量限制进食(IER),是按照一定规律在规定时期内禁食或给予有限能量摄入的饮食模式。目前广受认可,常应用于各种减重、代谢类疾病治疗,甚至还可以用于治疗哮喘、急性关节炎、脑补退行性疾病等。
「16 8」是比较广为人知的其中一种模式。简单来说,就是在一天的 24 小时里,只在 8 小时内吃饭,其他 16 小时不吃东西。
既往曾有许多明确的高证据等级研究支持这种饮食法的短期获益,认为它不仅有助于减肥,还可以帮助改善血压、血脂和血糖等——这些无一不切中当代人的健康痛点。[1][2]
图片来源:文献[1]
然而,「16 8」和其他轻断食渐成时尚,却也有研究得出相反的结果。
去年 3 月,一项研究发现「16 8 饮食法使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增加 91%」。[3]
而就在上个月,一项发表在 Cell Reports 的最新研究表示,「长期轻断食可能对老年人有益、对年轻人有害」。 [4]
图片来源:文献[4]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健康生活方式医学中心 注册营养师 吴一凡:
无论是「16 8」还是其他方式的断食,都不要不经医生评估而贸然开始。
轻断食本身具有适应人群,不适用于孕妇和儿童、年轻人等需要足够能量完成生长发育和身体活动的人群。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健康生活方式医学中心 常务副主任 冯雪教授:
轻断食并不是简单的一顿不吃、一天不吃就行,它在医学上是一种非常严谨的、用于治疗肥胖及其他代谢类疾病的营养治疗方案,处方里对于断食时间、断食频次、断食期间营养供给都应该有非常明确的规定。
所以,是否符合轻断食要求需要综合的健康生活方式评估和管理。
最「猎奇」的生酮饮食
不适合脂类代谢异常人群
很多人认识生酮饮食,都是从一些「挑战 X 天不吃主食只吃肉」等等猎奇新闻开始。
生酮饮食是通过高脂肪、适量蛋白质和极低碳水化合物摄入促使身体进入酮症状态的饮食模式,其核心机制是让代谢从依赖葡萄糖转为分解脂肪产生酮体供能,从而达到减肥、降血糖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