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没经历过盯着手机屏幕一下午,或是熬夜奋战后,第二天眼睛干巴巴的,仿佛有一层沙子在里面摩擦,别提多难受了。对很多人来说,这不过是生活中的小困扰,忍一忍也就过去了,甚至有人觉得这根本算不上什么事儿,一拖就是好几年。然而,大家可能都没往深处想过,眼睛老是干涩,不一定仅仅是眼睛本身出了状况,有可能是我们身体的神经系统在偷偷拉响警报呢。
乍一听,这两者似乎风马牛不相及,但仔细一琢磨,其中大有门道。就拿 2022 年日本横滨医学中心的一项研究数据来说,他们像侦探追踪线索一样,对 1472 名眼干患者展开了追踪调查。结果令人大吃一惊,在这些患者中,接近 30% 的人在五年内出现了轻中度的神经系统退化迹象。有的患者记忆力像沙漏里的沙子一样逐渐流失,变得丢三落四;有的睡眠紊乱,晚上翻来覆去难以入眠,就像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上漂泊的小船,找不到安稳的港湾;甚至还有几个患者,慢慢出现了帕金森病的早期表现。这个比例可不低,足以引起我们的重视。
一开始,医生们都以为这只是偶然的巧合。但当他们往前倒查患者的病史时,发现一个惊人的规律:眼干涩的发作时间普遍比神经症状早两三年。这就好比眼睛是个敏锐的哨兵,提前向我们发出大脑可能出现问题的信号。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人类眼睛的泪液分泌,并不完全依赖眼部自身的结构,它就像一个被操控的木偶,受控于自主神经系统。这个自主神经系统,可是我们身体里的 “大管家”,掌管着呼吸、心跳、消化等一系列像自动运行程序般的生理活动。
一旦这个系统开始出现紊乱,比如副交感神经的功能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下滑,就会导致泪腺分泌减少,眼睛自然而然就越来越干了。而且,关键的是,这种情况往往伴随着大脑整体神经功能的减退,就像一座大厦的根基开始动摇,脑白质通路被破坏、神经递质释放异常等问题都可能接踵而至,这些可不是普通的干眼症状能解释得通的。所以,如果有人年纪轻轻就老喊眼睛干涩,还时不时心慌,晚上睡不着觉,可别只想着滴点眼药水了事,最好去查个脑神经功能电图,说不定能揪出隐藏在深处的健康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