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呐,我这眼睛最近可遭罪了,干巴巴的难受得很。不管是对着电脑办公,还是晚上临睡前瞅会儿书,又或是闲暇时刷刷手机,眼睛就像被砂纸摩擦似的,生疼生疼的。赶紧滴了眼药水,当时能舒服一阵儿,可没过一会儿,刺痛感又卷土重来了。这是不是我用眼太狠啦,还是身体出了啥毛病呀?”
要是你也有过这般困扰,先别慌,这种情况可不少见。在当下这个快节奏时代,特别是那些整日与屏幕相伴的年轻人,总觉得眼睛干涩不过是工作劳累或是睡眠不足惹的祸。但你可曾想过,眼睛干涩这一现象,或许远不止用眼过度这么简单,它很可能是身体在向你发出的紧急健康警报。
通常,当我们感觉眼睛干涩,第一反应往往是眼睛“缺水”了。实际上,眼睛里起到滋润作用的“水”——泪液,可不单单是普通的水分。泪液就如同精心调配的“护眼鸡尾酒”,里面包含了脂质、蛋白质、酶类等多种重要成分。这些成分各司其职,共同守护着眼睛,它们不仅能让眼球表面时刻保持水润,还具备对抗细菌、保护角膜的强大功能。
一旦泪液分泌不足,或者泪液的质量出现问题,眼睛就好比久旱未雨的干裂土地,失去了应有的滋润。长此以往,眼睛不仅会干涩难受,还可能引发炎症,甚至出现视力模糊等严重症状。在医学领域,这种状况被称作“干眼症”。可别小瞧了干眼症,它的背后或许隐藏着两个极其危险的“隐形*手”:干燥综合症和睑板腺功能障碍。前者是系统性自身免疫疾病的一部分,后者则是眼部脂质分泌异常的外在表现。
打个比方来说,泪液恰似一杯美味的奶茶,而睑板腺分泌的脂质就如同奶茶表面那层香浓的奶盖,这层“奶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能有效防止奶茶中的水分快速蒸发。要是没有了这层“奶盖”,奶茶很快就会变得干巴巴,失去原本的风味。眼睛也是如此,一旦睑板腺出了问题,泪液中的脂质减少,水分迅速蒸发,眼睛就会陷入干涩的困境。
曾有这样一位35岁的女性患者前来找我就诊。她满脸疲惫,向我倾诉道,自己的眼睛长期处于干涩、刺痛的状态,有时候看东西还会变得模糊不清。起初,她以为是工作压力太大,频繁熬夜加班导致的,所以平日里就依靠人工泪液来缓解不适。可没想到,随着时间的推移,情况愈发糟糕,不仅眼睛的问题日益严重,就连嘴巴也时常干得发紧,皮肤也变得粗糙干燥,毫无光泽。经过一系列详细的检查后,我最终诊断她患上了干燥综合症。这可不是一般的病症,它属于全身性疾病,除了会让眼睛干涩难受,还会对口腔、关节等多个身体部位发起“攻击”。
这位患者的经历让我印象极为深刻,因为她的情况与很多人相似:总是习惯性地忽视身体发出的信号,把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毛病”当作平常现象,直至问题严重到无法再被忽视。
## 探寻干眼症的根源
干眼症的形成原因极为复杂,大致可分为外因和内因两大方面。长时间紧盯屏幕,眼睛得不到充分休息;空调环境干燥,让眼睛周围的水分加速流失;长期佩戴隐形眼镜,对眼睛造成额外负担……这些都属于外因。而内因则更为复杂,包括泪腺功能衰退,导致泪液分泌不足;睑板腺堵塞,影响脂质分泌,进而破坏泪液的正常成分;角膜神经出现异常,影响眼睛的正常感知;甚至一些药物的副作用,也可能引发干眼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