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就像一个营养加工厂,要是它出了问题,营养吸收不到位,泪腺自然也没法正常工作。更严重的是,肠道菌群还能影响大脑的多巴胺释放,改变眼睛对刺激的敏感度。有的人眼睛干,但既不红也不痒,就是单纯感觉眼珠像砂纸一样粗糙,这种情况有可能不是眼睛表层的炎症,而是神经性的干涩,很可能和肠道问题有关。
另外,甲状腺功能的问题也和眼睛涩脱不了干系。广州一家三甲医院的眼科和内分泌科联合做过一个小样本调查,他们找了 89 个干眼严重的患者,结果发现其中 25 个人有甲状腺功能减退,差不多占了四分之一。甲状腺激素就像身体的 “小闹钟”,调控着全身的代谢,包括泪腺、角膜上皮的修复速度。一旦甲状腺激素水平下降,泪膜稳定性也跟着下降,眼睛就变得干涩起来。尤其是女性,到了更年期左右,这个比例更高。很多人以为是年龄大了眼睛自然不好使,其实可能是甲状腺提前 “罢工” 了。
这里还有一种更严重的病,叫干燥综合征。听名字好像是眼科病,实际上它是一种全身性自身免疫病。得了这个病,可不只是眼睛干,嘴巴、鼻腔也会干得难受,甚至关节疼得像被小锤子不停地敲。而且它前期症状和普通干眼特别像,滴眼药水也能缓解一点,这就导致很多人都没当回事。深圳有个 29 岁的女性程序员,眼睛涩了三年才去医院检查,结果已经发展成中重度干燥综合征,连肾功能都开始出问题了。所以啊,眼睛涩可别拖着,不然拖到最后,就不只是眼睛的事儿了。
在这些和眼睛涩相关的问题里,和睡眠质量有关的部分最容易被忽视。现在的人啊,睡觉的毛病太多了,熬夜打游戏、刷手机,把褪黑素的分泌搅得一团糟,直接影响泪液的节律性分泌。泪腺可不是永动机,它也需要休息,按照生理节律工作。睡眠一紊乱,就像打乱了它的 “作息表”,时间久了,眼睛就干涩得受不了,严重的还会造成角膜微损伤。而且在这干涩的背后,常常还藏着焦虑症、慢性疲劳综合征这些心理和生理的双重问题,眼睛只是最先 “抗议” 的器官罢了。国内很多高校在做学生心理调查时,会顺便问问眼睛干不干涩,结果发现焦虑指数高的学生报告眼睛干涩的概率是普通学生的 1.7 倍,这差距可太明显了,说明眼睛干涩可不只是盯电脑那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