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3
适应症:各种原因引起的疼痛
注意事项:这个手法要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才能操作,否则掌握不好力度反而会增加疼痛。
走罐法
最常用的拔罐手法
操作:走罐法又称推罐法,须选用口径大一点的罐子,并且最好是玻璃罐,涂好润滑油,拔好罐后,操作的人一手握住罐底部,稍微倾斜,也就是罐口的一边为着力部,另一边略提起,慢慢的向上下或左右运动,往返数次,到所拔的部位皮肤潮红、充血、或者是淤血时就可以将罐取下了。如图4所示。
图4
适应症:这种手法主要治疗肌肉酸痛、麻木、风湿痹痛等。
注意事项:这种手法相对比较简单,一般只要掌握好力度就可以操作了。
闪罐法
主要用于肌肉比较松弛或留罐有困难的地方
操作:操作时最好用玻璃罐或陶罐,将罐拔好后立即起下,可以用一个罐反复多次的拔住起下,起下拔住,也可以多个罐交替操作。它的功能是解除局部皮肤的麻木疼痛等。
适应症:因风寒引起的各种疼痛。
注意事项:操作时要稳准快。
摇罐法
用于背腰部
操作:对人体的刺激量比较大,因此第一次拔罐时不宜用这个手法,主要在背部使用。
这个手法也需要涂润滑油,将火罐吸拔好以后,一手或双手握住罐体在背部做小范围或大范围的摇摆动作,可用于感冒和颈椎病的预防和治疗。如图5所示。
图5
适应症:感冒 颈椎病 脊柱病变
转载及投稿 || 010-62969002转8486
邮箱:ln8103@cnk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