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身上的粘液怎样处理啊,鱼身上没粘液了怎么补救

首页 > 生活 > 作者:YD1662025-04-26 21:45:11

(鱼类体表粘液细胞)

鱼是最古老的脊椎动物。我们平时所能见到的鱼,体表大多包裹着坚硬的鳞片。鱼类的皮肤由表皮和真皮组成,鳞片便位于表皮与真皮之间。鱼鳞是鱼类特有的皮肤衍生物,也是鱼类的主要特征之一。它由钙质组成,被覆在鱼类体表全身或一定部位,能保护鱼体免受机械损伤和外界不利因素的刺激,故有“外骨骼”之称。

鱼身上的粘液怎样处理啊,鱼身上没粘液了怎么补救(5)

(鱼鳞)

二、鱼类粘液细胞的发育的四个阶段

粘液细胞的发育分为形成、成熟、功能和退化四个阶段,各个阶段的形态特征是:

(1)形成阶段:一些表皮细胞经过修饰而转变为粘液细胞,在该阶段,粘液细胞只存在于表皮的生发层中,其形态学特征是:细胞为圆形,体积小,强烈PAS阳性反应。

(2)成熟阶段:粘液细胞产生并积累了大量粘多糖、粘蛋白等物质,其形态学特征为:整个细胞变长变大,细胞位于粘膜的中间层,PAS阳性反应。

(3)功能阶段:成熟的粘液细胞开口释放出大量的粘蛋白等粘液物质,粘液细胞的突起与周围的上皮细胞相接触,形成了镶嵌连接,粘液细胞位于粘膜的外周,与PAS反应为阳性。

(4)退化阶段:当细胞释放出粘液以后,细胞变空,最后退化消失,PAS反应,着色很弱。由此可见,在鱼类的整个发育过程中,粘液细胞的数量与分泌的粘液成分都在发生着变化

三、鱼类粘液细胞的分布

体表粘液细胞包括杯状细胞、颗粒细胞、浆液细胞、棒状细胞等单细胞腺和多细胞腺,主要分布在腺层内,其分布具有一定的特点:

鱼身上的粘液怎样处理啊,鱼身上没粘液了怎么补救(6)

(鱼鳞)

(1)不同种类的鱼类粘液细胞数量及分布存在差异。

无鳞鱼或少鳞鱼类的粘液细胞较多,体表粘液也更多。

(2)同一尾鱼体表粘液细胞呈不均匀分布状态。

无鳞区粘液细胞数比有鳞区要多,的粘液细胞数比身体其它部位要少,且从鱼头至鱼尾呈减少的分布趋势。

(3)生活环境是影响体表粘液细胞数量与分布的重要因素。

比如生活在深水层的鱼类粘液细胞比生活在浅水层的多。在升温的刺激下,大菱鲆体表皮肤不同部位粘液细胞的分布与数量较常温均会发生显着变化。

四、鱼类体表粘液分泌的四个特性

1,粘液分泌时具有一定的方向性

人们对含有酸性和中性粘多糖的Ⅲ型和Ⅳ型粘液细胞研究较多,这两类细胞为开口式分泌,分泌时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即开口方向与鱼体的运动方向相反,使得粘液能够粘附在体表上。

2,温度对粘液的分泌量、成分及活性具显著影响

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鱼类体表粘液分泌量随温度升高而逐渐增加,其酸性粘液成分也显着提高。但在高温条件下,鱼类的体表粘液细胞失活,体表粘液变性。研究发现,当水温高于35℃时,泥鳅体表粘液表现出不同的流变行为。

3,渗透压对鱼类体表粘液的分泌量和成分有明显影响。

研究表明,将海水鱼转入淡水中,其体表粘液的蛋白组分以及含量均会发生明显变化。食盐可以促进鱼类的微循环,促进体表粘液中免疫蛋白的产生。

鱼身上的粘液怎样处理啊,鱼身上没粘液了怎么补救(7)

(食盐)

4,影响鱼类体表粘液蛋白组分及含量的因素。

此外,影响鱼类体表粘液蛋白组分及含量的因素还有盐度、病原体微生物、物理刺激和其它水环境因子如pH、溶氧量、离子浓度等。

由于鱼类粘液细胞对于外界环境刺激的反应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粘液细胞反应机制也不尽相同,目前国内外对粘液细胞机制方面的研究甚少,报道仅限于几种常见理化因子对粘液的影响。

有研究表明,粘液细胞在一定限度内对外界的物理、化学及生物刺激等胁迫具有保护性反应作用,但当超过其最大限度时,粘液细胞将遭到破坏,失去其生物活性功能

五、鱼类体表粘液的功能

体表粘液中含有大量种类丰富的生物活性物质,主要成分是多糖类蛋白和部分纤维物质,目前国内外研究者对其化学成分已有了不同层面的认识。

鱼身上的粘液怎样处理啊,鱼身上没粘液了怎么补救(8)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