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中有边界,在外有分寸
之前在李雪老师的微博评论区看到几个可爱的亲子互动:
妈妈觉得女儿早饭吃太多了,女儿回怼:“咱俩是共用一个胃?你能感知到我?”
妈妈听完笑个不停,赶紧再给女儿多准备点早餐。
妈妈问女儿作业完成情况,没想到女儿说:“妈妈,我从没问过你工作做完没,工作做得怎么样。”
妈妈想了想自己不端正的工作态度,赶紧闭嘴。
对于有些父母来说,孩子这般跟大人讲话,就是“皮孩子反了你了,欠抽”;
但在这种感受被尊重、亲密但“有间”的亲子关系中,孩子才能获得松弛舒展的成长空间。
这种基于事实的“泾渭分明”,也让我们看到:孩子真的是反映家长行为的一面镜子。
指责一个孩子是“熊孩子”前,不妨想想:
在外欺负弱小的“熊孩子”,在家是否总被视为弱小、被欺负?
一有不满就大吼大叫的“熊孩子”,他们的养育者是否也总用吼骂方式来制服孩子?
不分场合上蹿下跳不安生的“熊孩子”,是否在家被过度压制,这不许动那不许碰?
爱侵犯他人边界的“熊孩子”,成长空间都太逼仄了。
停止打着“为你好、关心你”的幌子对孩子控制、绑架的行为吧!允许他们忠于自己的感受,先清楚知道什么是“己所不欲”,才能做到“勿施于人”。
如此,孩子才能成为一个懂得“分寸”的人,既不会委屈自己,又不去侵犯他人。
孩子是在与父母相处的点滴中
逐渐摸清自己的边界
敢诚实面对自我需求的孩子
才有能力保护自己
心态平和地与他人相处
欢迎您来7天好妈妈成长营
给您一套家庭教育万能公式
帮您厘清关系中的边界
点击下方链接了解详情↓
作者介绍
阿怪:尹建莉父母学堂原创内容编辑,育儿工作者,不断学习和传播育儿知识。养娃路上,我们一起成长。本文首发于*“尹建莉父母学堂ID:yinjianlifumuxuetang”,转载本文请在公众号发送“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