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行路难(其四)》是鲍照的寄寓悲愤之作。
诗人用泻水流淌这一现象作为比兴,引出对社会人生的无限感慨。
通过“酌酒”“吞声”“踯躅”“不敢”等词,足见作者所忧的是些情感琐事。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这是本诗的名句,写出了底层人士及千千万万不得志者的内心痛苦。
《拟行路难》中起兴句为
“泻水置平地
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
安能行叹复坐愁?”
分析:
表面上,诗人以常见的自然现象作为起兴,在说人们应该像接受泻地之水一样,接受“人生亦有命”的现实,不必“行叹复坐愁”。实际上,在诗人故作恬淡的语言中蕴含着忿懑不平之气。既然水是依照高下不同的地势流动,那么人的贵贱不是被家世门第决定的吗?因此,诗人声称安于命运,其实是满腔愁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