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在1938年佩特利亚科夫在重型Pe-8轰炸机项目成功后,着手开发一种双发双座式高空重战斗机,编号VI-100,后又修改为三座水平轻轰炸机,又加上了一个俯冲制动器,可以兼用作俯冲轰炸机,在1940年试飞成功并以Pe-2之名服役。 又在1941年回复起初的重战斗机设计,把俯冲制动器换成了空战襟翼,又安装了固定的机炮和机枪,称为Pe-3并兼用作长程侦察机。类型 轻轰炸机或战斗轰炸机 生产公司 佩特利亚科夫设计局 设计者 佩特利亚科夫 首次飞行 1940年 使用状态 1954退役 主要用户 苏联红军空军中国和北朝鲜与前华沙条约国家 生产数量 11427架 衍生机型 Pe-3
苏联第一种悬臂式下单翼,可收放起落架的战斗机。原型机TsKB-12于1933年开始设计。初期,飞机装M-22发动机(Wright-Cyclone SGR 1820)。飞机试飞后,Polikarpov认为M-22发动机功率偏小,决定换装 M-25发动机(Wright-Cyclone SGR 1820 F3),即改型为TsKB-12bis型。在12bis接近设计完成时,苏共中央决定以I-16-4型的编号投入批量生产。由于M-25发动机的生产一直未能正常,所以前期的I-16-4有一些装美国的1820 F3发动机或以M-22发动机临时代替。1934年2月18日由著名飞行员V.P.Chkalov进行试飞。1935年4型在红场记念五一国际劳动节的群众集会上首次露面,编队飞过红场上空。随后,4型生产了约400架,开始装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