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带的选择
- Four-in-Hand Tie
早在18世纪中后期,四手结的领带已经面世,通常它们的长度较短并且衬里较薄,但其他形状看起来与现在领带差不多。随着衬衫与外套领片的变化,在40-60年代中期会稍窄,后来到了7、80年代逐渐变宽。而 90年代,大多数领带宽8.5~9cm,这也是现在较常见的样式了。
至于结构方面,最初的领带其实是把一块方形料子沿着对角线分别从两边向中间多次折叠,一个边折四次,而另一边则折三次,这种方式能让领带具备良好的支撑结构,而且比较饱满,便于营造出灵活的领结和飘逸感,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七褶领带。
直到1926年,一位纽约领带制造商杰西·朗斯多夫(Jesse Langsdorf)提出了一种在偏压上切割织物并将其分成三段斜接的方法。这种技术改善了领带的韧性和还原,也减少了制作成本,而在领带折叠成形状时用衬里加强硬度。
在选择上,要视乎面料的轻薄来决定领带的结构,较薄适合用全衬来加强厚重感,不然风一吹就会形散;而适中或者偏厚的面料可以选择用无衬或半衬来保留大剑的飘逸感,不然用全羊毛或麻衬就会让领带直挺地竖在胸前,十分死板。